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一卷。元代断云智彻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系四川夔府智彻(临济宗云峰妙高之法嗣)以自身之体验讲说学道...1、开悟之士,菩萨的德名。 2、以法开导众生之士,为和尚的尊称。...(人名)Amoghavajra,沙门名。宋高僧传一曰:阿目佉跋折罗,华云不空金刚,其先北天竺婆罗门也。...梵名 Sarvadar?ana-sajgraha。印度吠檀多(梵 Vedānta)学派之学者马达瓦(梵 Mādhava),著于一三五○年间。属“...谓菩萨求法心切,可为闻一言、一法而投身火坑。佛祖统纪卷八法智知礼传(大四九·一九三上):“半偈亡躯,一句投火...(?~1668)明末清初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俗姓黄。字轴玄、迪贤。康熙十五年(1661)渡海至日本,于长...【和敬行】 p0798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和敬行者:是其无学。由彼唯于大师正法及学处等,深恭敬故。又云:和敬...(杂名)北斗七星也。为妙见菩萨之化现。...(术语)略云一子地。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位也。涅槃经十六梵行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一向净依止住食】 p0011 世亲释十卷三页云:三、一向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声闻等清净依止而得住故。...(譬喻)以指譬修多罗,以月譬字相,...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有一个农夫,生了八个儿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对这个唯一的女儿疼爱有加,把她嫁给城里布行的年轻人。有一天,...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些人说:哦,很简单。有个上师过来,有个活佛过来,我去求一个...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两件事:第一个来还债,把过去的债还完。第二个更重要,创造来...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阿难从佛向舍卫城。时于粪聚窟...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切,因此具有最圆满的价值。但现实世界里,我们都是凡夫,没有...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帮助身边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在一个国家,衡量一个人的道...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
无为守缘禅师
【五灯会元】
汉州无为随庵守缘禅师,本郡人,姓史氏。年十三病目,去依栖禅慧目能禅师,圆具,出峡至宝峰,值峰上堂,举永嘉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师闻释然领悟。住后,上堂曰:「以一统万,一月普现一切水。会万归一,一切水月一月摄。展则弥纶法界,收来毫发不存。虽然收展殊途,此事本无异致。但能于根本上著得一只眼去,方见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尽从此中示现。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尽从此中流出。天地日月,万象森罗,尽从此中建立。三界九地,七趣四生,尽从此中出没。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乃至世间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所以世尊拈华,迦叶便乃微笑;达磨面壁,二祖于是安心。桃华盛开,灵云疑情尽净;击竹作响,香严顿忘所知。以至盘山于肉案头悟道,弥勒向鱼市里接人。诚谓造次颠沛必于是,经行坐卧在其中。既有如是奇特,更有如是光辉。既有如是广大,又有如是周遍。你辈诸人,因甚么却有迷有悟?要知么,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上篇:待制潘良贵居士 | 下篇:云居德升禅师 |
无想异熟者,谓已生无想有情天,于不恒行心心法灭,假立无想异熟。...
禅宗决疑集
开士
阿目佉跛折罗
全哲学纲要
一句投火
宗泌
和敬行
北斗
极爱一子地
一向净依止住食
指月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圣严法师《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一罐糖

求福报的因与缘

【推荐】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放生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