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十三页云:和敬行者:谓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受具百岁所应学处,初受具者亦于中学。初受具者所应学处,受具百岁亦于中学。如受具百岁所应学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学。如初受具者所应学法,受具百岁亦如是学。佛弟子众,能于此中一戒性一学性一说性一别解脱性,同戒性同学性同说性同别解脱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众,互相恭敬,互相推让。于长宿者,起迎合掌慰问礼拜;表相和敬。佛弟子众如是而行,名和敬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书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诸法无实生实灭,且说十二因缘生十二因缘识。是可摄于大乘部者。...指轮唱不绝。于寺院中,祈晴或祈雨时,参加祈祷之僧侣一人接一人,或各组接各组,次第念唱咒文,终日轮唱不绝,称为...亦名:随坐衣、尼师坛 资持记·释二衣篇:“坐具中,梵云尼师坛,此翻随坐衣。”(事钞记卷三一·一·四) 羯磨疏·...(行事)佛之诞生会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长者白佛:菩萨生时,是何月日?佛告长者:薛舍佉月日月圆时,是我生日。我...(界名)无色界之第二色无边处天也。...【见他恶业审谛思惟】 p0644 瑜伽十八卷二十一页云:云何见他恶业审谛思惟?谓如有一,或善男子,或善女人,为...为“随相戒”之对称。又作无相戒。谓持戒者心无执着,视诸戒犹如虚空,而远离持、犯之相。[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五]...(613~687)唐代僧。梵名 Divākara,音译地婆诃罗。中印度人。广通三藏,兼善五明。高宗仪凤(676~678)初年至唐...【味处】 p0809 俱舍论一卷七页云:已说声处;当说味处。味有六种。甘、醋、咸、辛、苦、淡、别故。 二解 ...(本生)三宝感应录中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日...(术语)梵云室洒Śṣya,译曰所教,即弟子也,就师而受教者也。就佛言之,则声闻菩萨,通是弟子;但以声闻人之形仪...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这个不杀生我们再谈一下。《楞严经》不杀生的定义更广。诸位你看《楞严经》讲不杀生,它讲杀盗淫妄四种清净明诲,它...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诠释,来传播。中国的话本小说、野史笔记,常常有这些记...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由于自恃甚高,自认无人能敌,便对群臣说:世间上有智慧聪辩...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观照力,偈颂二是偏重在善业力。 颂一: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人天种姓的...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就依...
和敬行
【法相辞典】
【和敬行】 p0798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和敬行者:是其无学。由彼唯于大师正法及学处等,深恭敬故。又云:和敬行者:与六坚法而共相应。
上篇:和合苦 | 下篇:和合思择 |
【已生有情由食安住】 p0230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问:何等名为已生有情?答:若于现在,已生增长。问:何等名...
胜义空经
不断轮
坐具
生日大会
识处天
见他恶业审谛思惟
离相戒
日照
味处
马鸣本地
弟子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吃肉,不只是跟众生结恶缘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