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禅和子、禅和者之略称。即参禅者。禅关策进(大四八·一一○三下):“兄弟开口便道:‘我是禅和。’及问他:‘如何...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杂名)Anurādha,星宿名。译曰房宿。见翻梵语。...凡五卷。明代僧语风圆信(1571~1647)校订,郭凝之汇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收录师承明确之居士一一一人,...禅林用语。(一)一言一句之意。祇园正仪(卍续一一一·八五下):“达摩不曾措了一词,二祖不曾问着一句。” (二)表...因明用语。指因明论式中,构成宗体之前陈(主词)与后陈(宾词)。如立“声是无常”之宗(命题),此乃宗之全体,称...【和顺】 p0797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和顺云何?答:若有乐作可喜乐语,可爱味语,容貌熙怡,远离频蹙,先言慰...(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书名)二卷。孤山智圆着。释天台之观经疏。...(杂语)至极之说法。教行信证一曰:一乘究竟之极说。...【一切烦恼永离系】 p0011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一切烦恼永离系者:谓诸烦恼,无余断灭。由今灭故;后不更生。...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法安忍。讲理行不通,就干脆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忍无可忍,便...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自大贡高傲慢。有些是有才能智识学问而不显耀,有的人空腹高心...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你追求它,当然是伤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为它是一个...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这都是得自范...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说,说出这部无量寿经的时候,当时十方诸佛都伸出广长舌相,来...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霭和通明的灯烛,马上就会感觉到一种神圣气氛,身心也不由得...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产;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生命中那个特殊的人;或者害怕会失去...
文殊思业禅师
【五灯会元】
常德府文殊思业禅师,世为屠宰,一日戮猪次,忽洞彻心源,即弃业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往见文殊,殊曰:「你正杀猪时见个甚么,便乃剃头行脚?」师遂作鼓刀势。殊喝曰:「这屠儿参堂去!」师便下参堂。住文殊日,上堂举「赵州勘婆话」,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赵州老汉,瞒我不得。」
上篇:楚安慧方禅师 | 下篇:稠岩了赟禅师 |
无生智者,谓由果断所得智,或缘果不生为境,所以者何?由有无生故所得智名无生智,或缘无生为境名无生智。此义意言...
禅和
中道实相
阿奴逻陀
先觉宗乘
一句
宗依
和顺
十力
刊正记
极说
一切烦恼永离系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为什么要忍
过与不及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