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流派)Bhadrayāṇikāḥ,译曰贤胄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饰宗记一本。...(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应奉事火】 p1399 集异门论五卷四页云:应奉事火云何?答:父母是子所应奉事。如世尊为高直身形婆罗门说:云何名...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想受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想与受就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受二心所,行者入灭尽定,想、受心所不起现...(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于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为二圆之一。“今圆”之对称。指法华以前所说之圆教。华严、方等,般若等三时所说之圆教即称昔圆。(参阅“二圆”2...【论处】 p1328 集论八卷十二页云:第二论处,谓或于王家,或于执理家,或对淳质堪为量者,或对善伴,或对善解法义...【净土十八种圆满】 p1004 佛地经论一卷五页云:住最胜先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力所,妙饰...【初静虑具足住】 p0683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七页云:初静虑具足住者:谓得获成就初静虑善五蕴。得获成就,名具...(人名)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扶南国沙门曼陀罗,梁言弱声。续高僧传一曰: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 ◇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么新鲜,只是老生常谈。但是佛法乃至世间法,总是一番提起一番...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指一个人的心胸、道...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候努力求衣食住,有了衣食住时求更美好的,没有积蓄时,省食俭...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行三资粮。 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离...
道场法全禅师
【五灯会元】
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姑苏陈氏子。东斋川和尚为落发。师久依佛智,每入室,智以狗子无佛性话问之,师罔对。一日,闻僧举五祖颂云「赵州露刃剑」,忽大悟,有偈曰:「鼓吹轰轰袒半肩,龙楼香喷益州船。有时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住后,上堂:「欲得现前,莫存顺逆。」卓拄杖云:「三祖大师变作马面夜叉,向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赡部洲、北郁单越,却来山僧手里。首身元来只是一条黑漆拄杖。还见么?直饶见得,入地狱如箭射。」卓拄杖,下座。上堂,拈拄杖曰:「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楖栗,到处行脚,勘验诸方,更来这里觅个甚么?才轻轻拶著,便言天台普请,南岳游山。我且问你,还曾收得大食国里宝刀么?」卓拄杖曰:「切忌口衔羊角。」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天下无贫人。」曰:「见后如何?」师曰:「四海无富汉。」乾道己丑七月二十五日,将入寂,众求偈,师瞪目下视。众请益坚,遂书「无无」二字,弃笔而逝。火后设利五色,塔于金斗峰。
上篇:净慈师一禅师 | 下篇:延福慧升禅师 |
(譬喻)戒律广大,譬如海也。行事钞上一之三曰: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
跋陀罗耶尼
十四等
应奉事火
六入
想受灭无为
佛足石
昔圆
论处
净土十八种圆满
初静虑具足住
曼陀罗仙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学佛的三大纲目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楼上磨刀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