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Bhadrapati,城门名。译曰贤主。见本行集经三十五。...(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应作证】 p139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作证者:或果,或胜智。如说:我已证道故。...唯识宗护法之说。谓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意识则对一切法境,于我、法起执。即此二识遍计度诸法而...(故事)达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世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会元达磨章曰: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曰默然。...【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想是概念作用,即于所缘之境,取其长短方圆等相。《成唯识论》曰:‘想...(杂语)犹言佛家。如奉释教者,谓之佛门弟子。亦简称佛子。...指“于之二谛”与“教之二谛”。系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所创之说。历来诸经论与各家所说之真俗二谛,有二种、三种、四...三句密教宗纲不外三句: 一、菩提心为因 依菩提起大悲,故菩提心为因。 二、大慈悲为根本 依大悲起妙行,...【趣吉祥】 p132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趣吉祥者:谓断一切烦恼所缘境故。 二解 杂集论八卷十六页云:何故此灭...【眼等五根各于四处增上】 p1001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八页云:问:若增上义是根义者;问:谁于何增上?答:眼根...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普门品(日诵式版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他头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颈中的光芒不再;第三,身形消...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夫都是在利益自己。坚固的执着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财产、个人的...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每年有九百万母亲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们的孩子生下不久,就被夺走并杀死。 别杀我的孩子用牛的语言怎么说? 每...世间大事糊涂而小事聪明的人很多,就是说:只顾小小的利益而忘了大事。譬如说:做生意的人,只顾小小的数目计较,而...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住呢?可能会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我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别人能...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
净慈师一禅师
【五灯会元】
临安府净慈水庵师一禅师,婺州马氏子。十六被削,首参雪峰慧照禅师,照举藏身无迹话问之。师数日方明,呈偈曰:「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劳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照质之曰:「毕竟那里是藏身无迹处?」师曰:「嗄。」照曰:「无踪迹处因甚么莫藏身?」师曰:「石虎吞却木羊儿。」照深肯之。住后,上堂,举:「圆悟师翁道: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始彻头。水庵则不然,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未彻头。若也欲穷千里目,直须更上一层楼。」上堂:「冻云欲雪未雪,普贤象驾峥嵘。岭梅半合半开,少室风光漏泄。便恁么去犹是半提,作么生是全提底事?无智人前莫说,打你头破额裂。」上堂,举:「法眼示众曰,尽十方世界明皎皎地,若有一丝头,即是一丝头。」师竖起拂子曰:「还见么?穿过髑髅犹未觉。法灯云:尽十方世界自然明皎皎地,若有一丝头,不是一丝头。」师曰:「夜来月色十分好,今日秋山无限清。」上堂:「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古人恁么说话,大似预搔待痒。若教渠踏著衲僧关捩,管取别有生涯。」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上篇:清凉坦禅师 | 下篇:道场法全禅师 |
(术语)戒律之教法也。释门正统三曰:南山律乘。...
跋陀罗婆提
十四生
应作证
六七能遍计
壁观
想心所
佛门
于教二谛
宗纲
趣吉祥
眼等五根各于四处增上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别杀我孩子 900万母亲血泪控诉
顾小失大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