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戒律之教法也。释门正统三曰:“南山律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Petakopadesa。摩诃迦旃延(巴 Mahākaccāyana)造。本论以十六范畴、五方法、十八根本句等为中心,解释巴...(术语)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大乘义章八末曰: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为因...由菩提达磨托身芦叶渡扬子江之故事,而有所谓“芦叶达磨”之绘图。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于梁普通元年(520)来华,见梁...(界名)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禅。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梵语 dharmacaksu-vi?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吉藏之维摩经略疏卷...梵语 pranidhāna,巴利语 panidhāna。指起希求之心,且深自有所约制(自制其心),亦即发愿起誓完成某一件事。法...(术语)见佛之相好而发心,谓之见相发心。此见相依四教之机,有四种不同。然其所对之佛身,必为丈六之释迦应身。应...(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戒学有三】 p0693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 一、刹那无常 谓刹那刹那,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何等和合相应?谓极微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所以我...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的婆罗门子,他是受持五戒、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罗门子某次有...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楚知道发生甚么事,「默」是不要有回应。 人在风平浪静时,可...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实你没有戒律精神,大家都会小看你,我们一定要诚实。再就是对...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坚实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使对方受...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讲到一个居士叫杨莲航。 这个居士他是民国初年的人,他...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请问我能因此修观想念佛吗? 大安法师答: 这是你打妄想,也谈...第一条,叫富而不污。 污者,浊而染。拥有了大量金钱的同时,不被铜臭所染、不让心蒙尘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太多的...
律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律师 | 下篇:律海 |
资持记·释标宗篇:“正道清澄,洗沐尘垢,故喻如水。”(事钞记卷三·五·四)...
藏论
趣
芦叶达磨
善见天
法眼净
誓愿
境本定身
弟子十德
戒学有三
无常
和合相应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忆念众生如子想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谦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