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布施行之害正道者。魔人之布施行也。心有烦恼,为忧恼之布施,如为求三有之果报而为布施。智度论十二曰:檀...【胜义相】 p1103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胜义相者:当知宣说七种真如故。 二解 显扬二十卷十四页云:胜义相者:当...【富兰那迦叶】 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其...为比喻五种佛道修行阶段之五句,乃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所施设。五句即:(一)入门句,谓初入佛道,犹如独在异乡邂...指有情灵妙不可思议的心识,与现代所说的灵魂同义。...【空见论】 p0787 此有二种。一、是外道。作如是计: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无有...(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之愿,以十无尽而成就,若此十句有尽,则我愿亦尽,此十句无尽,...【二十随烦恼三学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页云:二十皆非学无学摄。此但是染。彼唯净故。...【他所哀愍】 p0487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他所哀愍?他谓施主。彼于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所...【缘起甚深】 p130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四页云:复言:世尊!如余经说:缘起甚深。云何应知如是缘起甚深之相?世...(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儿女们不久你们就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这是一个漫长岁月,将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作为父辈、一个经历了多年职业...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法师答: 在家人以持戒念佛为重,居尘学道要发大心。因为现在...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使令他改变,而这个时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诸位要记...
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由我们的心来指挥。我们的心性是什么样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这些作为有虚伪造作的,有习...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
初静虑具足住
【法相辞典】
【初静虑具足住】 p0683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七页云:初静虑具足住者:谓得获成就初静虑善五蕴。得获成就,名具足住。
上篇:初静虑有五支 | 下篇:初静虑定建立 |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魔檀
胜义相
富兰那迦叶
汾阳五门句
神识
空见论
十无尽句
二十随烦恼三学分别
他所哀愍
缘起甚深
五十三智识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世界500强高管对女儿的忠告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修行法语

佛教对心的五种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