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一卷。南朝陈代智恺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之注疏。智恺曾参与真谛之译场,故颇能探得起...【体毗履】 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缘于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俱舍】 或云比吒,或云摘迦,此翻为藏。即包含摄持之义。非藏无以积钱财,非藏无以蕴文义。故摄论云:何名为...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杂语)Lohita,译曰赤。又作曷啰迦多。见梵语杂名。...(人名)Buddhasen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将。见开元录三。...“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术语)四悉檀之一。说一实中道之理,使众生断惑证理,佛之善巧也。...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位于北平翠微山西南隅。旧称翠微寺,又称善应寺。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康熙十年(1671)重修,以多奇花异...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第一件事就是听闻佛法,建立整个修学的正见,在禅宗叫作认清路...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主,全名为药师琉璃光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
一个素食主义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锐的头脑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康。 我从未喜欢过动物类的食物和用品。所以对于我来说...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诵经。修建一个很清净的房屋,专供奉观音...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
玄沙僧昭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玄沙僧昭禅师,上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且道弥勒在甚么处?」良久曰:「夜行莫踏白,不是水便是石。」
上篇:护国景元禅师 | 下篇:南峰云辩禅师 |
即寺院印章。此印为公物,住持不得私用。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载,印有大众印与私印两种,其中,大众印可镌刻转法轮...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体毗履
施房舍比丘
俱舍
知见
路伽多
佛驮斯那
不共无明
第一义悉檀
二种根本
长安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

吃素50多年的心脏外科医生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