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植物)花名。译曰如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菩萨)Prajākūṭa,菩萨名。译曰智积。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般若拘罗,正梵云钵罗吉娘拘,唐云智积,菩萨名也。...(衣服)同上。谓居寺中房室行道路时,或作诸杂务时所服者,故以为名。...禅宗公案名。又作投子一切声、投子佛声、粗言细语、粗言细语。乃投子大同禅师寄一切佛声之问,打破文字执着之一切计...(传说)迦叶尊者于鸡足山入定,奉持如来附属之金襕衣,以待弥勒之出世。...(术语)与金刚喻定,金刚三昧同。言菩萨最后之禅定,坚利如金刚,能伏灭微细之烦恼也。仁王经上曰:四辨四摄,金刚...梵语 pūrvāhna,巴利语 pubbanha。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建立差别者,谓善修治诸佛净土故。...(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谓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顺戒体,动作身、口、意三业而不违法,称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之一...即各宗教法之枢要。法华经玄义卷一上(大三三·六八三上)“宗者,要也,所谓佛自行因果以为宗也。云何为要?无量众...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地藏十轮经...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警醒并共同戒杀生,虔诚...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这还不令他解气,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再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以...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体会其他感觉。而如果明白,时间可以冲刷掉一切烦恼,人生就会...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力量解脱烦恼,要想办法和解,怎...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不少人,你提醒他说什么什么事不能这样,否则,有不良后果,他会说:不会那么巧吧,而现实中,偏偏就有这么巧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
虎丘绍隆禅师
【五灯会元】
平江府虎丘绍隆禅师,和之含山人也。九岁谢亲,居佛慧院。逾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荷包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有传圆悟语至者,师读之,叹曰:「想酢生液,虽未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第恨未聆謦欬耳。」遂由宝峰依湛堂,客黄龙叩死心禅师。次谒圆悟,一日入室,悟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举拳曰:「还见么?」师曰:「见。」悟曰:「头上安头。」师闻脱然契证。悟叱曰:「见个甚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悟肯之。寻俾掌藏教。有问悟曰:「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为哉!」悟曰:「瞌睡虎耳。」后归邑,住城西开圣。建炎之扰,乃结庐铜峰之下。郡守李公光延居彰教,次徙虎丘,道大显著。因追绎白云端和尚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遂图其像,以奉安之。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水洒不著,捡点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划一划云:「划断古人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拊掌大笑。且道笑个甚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上堂:「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他向上关捩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蓦拈拄杖,划一划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上堂曰:「百鸟不来春又喧,凭栏溢目水连天。无心还似今宵月,照见三千与大千。」上堂:「摩竭陀国,亲行此令。」拈拄杖,卓一下曰:「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僧问:「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师曰:「一愿皇帝万寿,二愿重臣千秋。」曰:「只如生佛未兴时,一著落在甚么处?」师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时如何?」师曰:「踞虎头,收虎尾。」曰:「中间事作么生?」师曰:「草绳自缚汉。」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师曰:「几行岩下路,少见白头人。」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师曰:「理长即就。」曰:「只如六根不具底人,还禁得也无?」师曰:「穿过鼻孔。」曰:「学人今日,小出大遇。」师曰:「降将不斩。」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师曰:「停囚长智。」问:「雪峰道,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未审此意如何?」师曰:「一亩之地,三蛇九鼠。」曰:「乞师再垂指示。」师曰:「海口难宣。」问:「如何是大道真源?」师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截断草鞋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蛇头生角。」问:「古人到这里,因甚么不肯住?」师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师曰:「平地神仙。」问:「万机休罢,千圣不携时如何?」师曰:「未足观光。」曰:「还有奇特事也无?」师曰:「独坐大雄峰。」绍兴丙辰,示微疾而逝。塔全躯于寺之西南隅。
上篇:径山宗杲禅师 | 下篇:育王端裕禅师 |
别相三观、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别相三观是于别途观三谛;通相三观是于一观之中圆通三谛;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之中观三...
新摩利迦
般若拘罗
院内道行杂作衣
投子一切佛声
鸡足守衣
金刚灭定
晨朝
建立差别
善恭敬经
戒行
宗要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仁心的力量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不相信机遇,哪来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