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迦叶尊者于鸡足山入定,奉持如来附属之金襕衣,以待弥勒之出世。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百行】 p0635 瑜伽五十三卷三页云:复次当知由百行所摄而受律仪。谓于十种不善业道,少分离杀,乃至少分远离...【悟入圣谛修习】 p0908 瑜伽二十七卷八页云: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物名)谓禅林两头有总之带也。为支那之平江所产,故名。平江在临安府。说见象器笺十七。...【善趣恶趣死生识】 p1147 世亲释四卷二页云:善趣恶趣死生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无...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报,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称为苦;男女一异等皆因缘...【诸佛身常非无生灭】 p1360 佛地经论七卷十四页云:如是三身、受用、变化、既有生灭;云何经说诸佛身常?由二所依...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公案)灵树生生不失通(为僧修净业故),云门三生为王,所以失通(染着五欲垢故)。灵树者云门同门人。见碧岩六则...指禅林中贮藏财货、米粮之处所。我国古来即以贮存货币之处,称为帑藏;纳藏谷物之无顶库房,称为庾,禅林遂沿用之。...【外法亦为有情各别种子所变】 p0494 佛地经论一卷十一页云:若尔,外法既是共有;云何有情各别种子共为因缘,合生...(一)指四药中之时药,包括蒲阇尼、佉阇尼、时食、时浆。日日为新,由旦至日中所服之五种蒲阇尼(梵 bhojanīya,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了胆,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刚开始...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了。你不要管它。但是有一样,不要随妄想转,你要用佛号来转它...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说,我们这个佛号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要...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说伏业往生? 净界法师答: 带业往生就是说,临终的时候你不...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蒙佛加佑只是手指脱臼,并无大碍。但遇险过程中那刹那间面对...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
鸡足守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鸡足山 | 下篇:鸡足洞 |
(术语)谓胜应身尊大殊特。卢舍那佛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四教仪集注上曰:...
百行
悟入圣谛修习
平江绦
善趣恶趣死生识
苦空
诸佛身常非无生灭
丛林公论
云门失通
帑庾
外法亦为有情各别种子所变
时食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一句弥陀念诵听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历险思佛悲愿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