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世间】 p0507 瑜伽十七卷十九页云:始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皆名世间。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三种菩提心者,胜义菩提心,行愿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也。 一、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者,真言行人经三劫十地...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即谓彼净土离身心之诸难,安乐相续之功德。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杂语)释氏要览下曰:西秦慧嵩,善阿毗昙论,时重号毗昙孔子。...戒本疏·释皈敬偈:“会正之极,勿过明慧。”(戒疏记卷二·二三·一四)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必须依佛正教,顺...意志之趋向。即内心所欲表示之意向。佛陀说法有平等、别时、别义和补特伽罗等四种意趣,称为四意趣或四意。 (一)平...禅宗公案名。为唐代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与石霜庆诸二禅师之机缘语句。石霜在沩山座下任典座时,一日沩山至其处,诫令...(人名)中吴纪闻曰:灵岩寺,乃智积开山之地。智积当东晋末。自西土来创立伽蓝,泗州僧伽至无锡,闻智积在苏即回。...执著于空的见解,也就是拨无因果的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楞伽经说: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取无所有增上慢空...毕行斋会之谓。又会聚僧众而供斋食,称为斋会。 p4049...(杂语)言语亡思虑绝之意。与所谓绝言绝思,心言路绝,同义。谓无言语可以谈,非思虑所能及也。三论玄义上曰:诸法...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说皈有归来、返回、依附、皈投、皈向的意思。依有...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劳俭朴 安家在于敬爱互助 安业在于服务奉献 四它 :解除困境的...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子我是救不了他了,你还是快点准备后事吧! 孩子的父亲伤心地...
春回大地,百花竞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喜逢新春佳节,人人相见,互相祝颂,美言妙语,无限祝福。祝福之词,娓娓...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轻且贵,当下俩人各背了一...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个在世人眼...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
九仙法清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九仙法清祖鉴禅师,严陵人也。尝于池之天宁,以伽梨覆顶而坐。侍郎曾公开问曰:「上座仙乡甚处?」曰:「严州。」曰:「与此间是同是别?」师拽伽梨下地,揖曰:「官人曾到严州否?」曾罔措。师曰:「待官人到严州时,却向官人道。」住后,上堂曰:「万柳千华暖日开,一华端有一如来。妙谈不二虚空藏,动著微言遍九垓。笑咍咍,且道笑个甚么?笑觉苑脚跟不点地。」上堂,举睦州示众曰:「汝等诸人未得个入头处,须得个入头处。既得个入头处,不得忘却。老僧明明向汝道,尚自不会,何况盖覆将来?」师曰:「睦州恁么道,意在甚么处?其或未然,听觉苑下个注脚。张僧见王伴,王伴叫张僧,昨夜放牛处,岭上及前村。溪西水不饮,溪东草不吞。教觉苑如何即得?会么,不免与么去。」遂以两手按空,下座。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惺惺寂寂。」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寂寂惺惺。」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惺惺惺惺。」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寂寂寂寂。」曰:「学人今日买铁得金去也。」师曰:「甚么处得这话头来?」
上篇:三角智尧禅师 | 下篇:觉海法因庵主 |
(职位)Nīlapiṭa,译曰青藏。史诰之名。西域记二曰:至于记言书事,各有司存,史诰总称尼罗蔽荼,唐言青藏。善恶...
世间
三种菩提心
无诸难功德
毗昙孔子
会正
意趣
典座虫生
智积菩萨
空见
修斋
言亡虑绝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良言一句三冬暖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放掉无谓的固执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