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日僧源空所选我国净土教祖师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等五人之画像。相传此画乃应源空之希望,而由重源来宋请至...(术语)克者必也,识者记也。有天神必记识人之善恶也。无量寿经下曰:自然克识不得相杂。又曰:天神克识,列其名籍...(术语)凡夫与圣者也。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为圣者,其已下未断惑之人为凡夫。止观辅行一曰:凡者常也,亦非...(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无漏智】 p1050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无漏智?答:除无漏忍,余无漏慧。此复是何?谓学无学八智。...谓讲说金光明微妙经典,可获得四种利益。据金光明经卷一载,即:(一)国土吉祥益,即军众势力强盛而无怨敌,疾疫消除...(术语)未来之世也。法华经曰:佛告舍利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王。...(术语)得物也。获与得字同义,教行信证三所谓:获得信乐者,自如来选择之愿心发起。是也。...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334~416)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之理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北宋僧人。字约言,俗姓金。又称法智大师、四明尊者。四明(今浙江鄞县)人。7岁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出家。 15岁受具足...谓一真法界的理体是清净和无为的。...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开悟的一段因缘: 古灵神赞禅师,他出家后在大中寺学法。后来...一天,四众弟子、诸大国王、臣民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中,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聆听开示。此时大众心中不禁兴起疑问:世...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说是舌识我们舌头能够了别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得人身、感天福的一些行为规范。 首先从孝养父母来看...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清净的缘起,一种是杂染的缘起。这两种缘起...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 大安法师答: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称为...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果我们得了一种病,一...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需要做骨髓移植。尽管他是罪犯,但基于人道主义,仍然必须让他...
宝华普鉴禅师
【五灯会元】
平江府宝华普鉴佛慈禅师,本郡周氏子。幼不茹荤,依景德寺清智下发。十七游方,初谒觉印英禅师,不契,遂扣真净之室。净举石霜虔侍者话问之,释然契悟。作偈曰:「枯木无华几度秋,断云犹挂树梢头。自从斗折泥牛角,直至如今水逆流。」净肯之,命侍巾钵。晚徇众开法宝华,次移高峰。上堂:「参禅别无奇特,只要当人命根断,疑情脱。千眼顿开,如大洋海底辊一轮赫日,上升天门照破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明了,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其或见谛不真,影像仿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驴年得快活去。不如屏净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然虽如是,卧云门下,有个铁门限,更须猛著气力,跳过始得。拟议之间,堕坑落堑。」以拂子击禅床,下座。上堂:「月圆,伏惟三世诸佛,狸奴白牯,各各起居万福。时中淡薄,无可相延,切希宽抱。老水牯牛近日亦自多病多恼,不甘水草。遇著暖日和风,当下和身便倒。教渠拽把牵犁,直是摇头摆脑。可怜万顷良田,一时变为荒草。」
上篇:洞山至干禅师 | 下篇:九峰希广禅师 |
梵名 Brahma-kāyika-deva。系色界初禅天之通称。于长阿含经卷二十译作梵身天,玄应音义卷三译作净身天。[道行般若...
净土五祖像
克识
凡圣
遍行真如
无漏智
讲经四益
来世
获得
沙门不敬王者论
知礼(960~1028)
一真无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谁能调伏众生的心

破舌识有自体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