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赖耶缘起】 四种缘起之一。这是唯识宗对于宇宙万法生起的解说。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事实上所谓识者,即是功能...【优波毱多】 或名优波掘多,此云大护。或云笈(其劫切)多。佛灭百年出,得无学果。西域记云:乌波毱多,唐言...(杂语)疑问之词。如言作么生。...禅林中,随侍住持之左右而各司专职之五位侍者。即:(一)烧香侍者,又称侍香,随侍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开室、念...【见道】 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的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又称十一遍行惑。指遍行因之惑。即迷于苦谛十惑中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迷于集谛七惑...指不净的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梵语 pramuditā-bhūmi。音译作波牟提陀步弭。十地之初地;即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又作极喜地、初欢...(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五参寂静夜神对童子自说于三十七类之众生为三十七门之化导。见唐华严七十一。...(术语)金刚界五相成身之前说此三种。开心者,为入无漏智先开我之心殿也。出观自在王如来轨。...云何非所断?几是非所断?为何义故观非所断耶?谓诸无漏法除决择分善,是非所断。无漏法者,谓出世圣道及后所得并无...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香,即是全体之香。曾讲过普贤行愿品,读诵普贤十大行愿品,就...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临走全部都带上,拿回来一大堆,猴年马月都用不完,给自己添这...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又说:寡欲必多男,贪淫每无后。孔子...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的终极关怀是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同...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轻松了,解脱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 一切事情尽管来,...
清隐清源禅师
【五灯会元】
南康军清隐潜庵清源禅师,豫章邓氏子。上堂:「寒风激水成冰,杲日照冰成水。冰水本自无情,各各应时而至。世间万物皆然,不用强生拟议。」上堂:「先师初事栖贤諟泐潭澄历二十年,宗门奇奥,经论玄要,莫不贯穿。及因云峰指见慈明,则一字无用,遂设三关语以验学者;而学者如叶公画龙,龙现即怖。」
上篇:四祖法演禅师 | 下篇:兴国契雅禅师 |
(杂语)佛有十力,故总称佛教曰十力教。西域记七曰:有十事违十力教。...
赖耶缘起
优波毱多
何似生
五侍者
见道
十一遍使
尘
欢喜地
寂静音海夜神化导三十七门
开心入智阖智
非所断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