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六因之一。旧谓之习因。如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又起善业,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子题:善来对佛必变形服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善来一受,得道为缘;余三(破结、三语、八敬)反者?’答:...【众生意乐意趣】 p0981 雑集论十二卷十四页云:众生意乐意趣者:谓于一善根,或时称赞。为令欢喜,勇猛修故。或时...(术语)常曰染垢染污,不洁不净之义。谓执着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也。...【对法藏】 此有三解:一、三藏之一,即指论藏。对法,即论典。汇集一切论典,称为对法藏。二、为一身、六足论的总...佛所具妙德四神三昧之一。指清净无染污之一切功德的积集。所谓“四神三昧”,即佛所具之四种妙德,即指无形、无量意...亦名:谏违僧制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有违僧制者,当具委示云:佛以戒法精妙,上人行之;我等修学,渐染而已。...【二种业】 p0022 瑜伽九十卷一卷云: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当知此中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公案)犹云浑身是手浑身是眼也。五灯会元曰:道吾问云岩昙晟禅师曰: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山...(术语)大日如来生出北方金刚护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义曰:自一切如来大悲铠胄门而生金刚护。...【有异熟】 p0542 大毗婆沙论五十一卷四页云:问:有异熟者:义何谓耶?为与自异熟法俱,名有异熟?为与他异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短暂一瞬。人的一生无时不与痛苦相伴,少时有少时的痛...『方便妄语』:就是种种显异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在的力量,现在人他会制造一些异象。 上一次,几年前吧,有一...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见到许多儿童在水边玩鱼。 佛陀问那群儿童说:孩子!你们怕不...《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的父母到外面去流浪,流浪了五十年,苦不堪言。然而大富长者年...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庞蕴居士参访马祖道一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说:「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就告诉你。」庞蕴立...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一个公案: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王、沙门、婆罗门、天、人、阿苏罗等演说妙法。 佛告诉舍利子...
见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见道】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的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作以后者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的事相反覆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唯识宗分见道为真见道、相见道二种。真见道者,体离虚妄,证唯识理,可引生根本无分别智,证悟真如之理,为断烦恼障、所知障的分别随眠烦恼之位。以上谓一心真见道说(又作顿证顿断说),以此为正义。相见道证唯识相,为于真见道后生后得无分别智,再观真如理之位,分为三心相见道与十六心相见道二种。三心相见道,即作三心,观非安立谛(观二空真如,非观四谛差别)之境,即:一、观察自己之肉体,体证我空。二、体证法空,证诸法皆无实体。三、观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体悟我空与法空之理。十六心相见道,即作十六心,观安立谛(观四谛之别相)之境。三心相见道含摄于真见道,故称三心真见道说(又作渐证渐断说)。见道行人已断见惑,得无分别智,然仍残留余障,故须于修道位再经数度修习无分别智,依序断除十重障,以至于第十金刚无间道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而证得无学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则见道当配于通达位,修道当配于修习位,无学道当配于究竟位。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
上篇:见取见 | 下篇:邪行障 |
颠倒的见解,有四种,即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