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疑问之词。如言作么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佛教所说“命根”之意。(参阅“命根”3127) (二)梵语 jīva。为印度耆那教之根本学说。即指灵魂。分成受物质...寂者寂静,灭者灭无,择灭无为,即体涅槃。涅槃者,生死之因果灭无,故谓之灭,是小乘之所归趣也。...1、以法为食,长养慧命。 2、如法的食物,佛法对于食物有法制,依循法制的食,叫做法食。...(杂语)烦恼缠绵身心而不使自由,故以名烦恼。...【修习治】 p0901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于时时间,初夜、后夜、或昼日分,思惟修习所有贪等烦恼对治;非唯听...位于陕西西安府咸宁县。寺中有宝塔一座,塔中藏有唐朝之浮雕石像三十四尊。其石像融合我国与印度最精湛之迼像技法,...(术语)观见华严经所明一真法界之玄理之三昧也。配之于华严之三圣则为普贤菩萨之所得。又密教观 等五字谓之法界体...(传说)战遮婆罗门女,以木盂覆腹,诣佛所。于大众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众大笑。...【清净品十种差别】 p0962 瑜伽九十六巻二十三页云:又清净品应得应修事增上故;当知有余十种差别。一者、善法无间...(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一)财施与法施。(一)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他人,称为财施。(二)说法使人闻受,则称法施。财施有尽,法施...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然后使劲一拉,扑通一声这头...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闻佛法当即信受;另一种则是吃苦太多,不得已在世间遍寻解脱的...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自性的一种迷,你觉悟了就等于度脱了。自性是佛道,你觉悟了的...
善业力深难造恶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业想动也动不起来;否则善业少,恶业逞了势、得了力,想修善...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从来不超过一千块,为什么不能超过一千块钱呢?在一九八八、...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缘很好,每次出海前,有善知识劝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顽固的他...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告诉我:法师,我觉得人生在世的确如佛所说的,像一场梦...
何似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估唱 | 下篇:何伽罗久履苛 |
(植物)Kumuda旧称拘物头,拘物陀。花名。译曰地喜花。见玄应音义二十一。莲之一种也。...
命
寂灭
法食
系缚
修习治
宝庆寺
法界三昧
天帝化鼠
清净品十种差别
身苦
二种布施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最上乘论

倾听生命的呐喊

苦水育青莲

惭愧心与七圣财

发心宜事理圆融

恶业要使它消除,善业要使它增长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