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为行于印度之四种葬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法苑珠林卷九十七送终篇记载西域之葬法有水漂、火焚、土埋、施林...梵语 ghrta。又作酥油。略称酥,或苏。系由牛乳所提炼之油,或食用,或涂身用。为药物之一种。据十诵律卷二十六载,...堂内之班位。坐堂之时,其位置依身分而规定。 p4451...【宣说】 p0888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宣说者:谓因他请问、而为记别。...(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乌铎迦汉荼,梵名 Udakhānda, Udaka-khānda, Utakhanda。为北印度古国健驮罗国之都城。位于信度河(印度河)北岸...【鸠槃茶】 亦云槃查,亦云俱槃茶,此云瓮形。旧云冬瓜,此神阴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厌魅鬼。梵语乌...【有勇坚猛】 p0547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言有勇坚猛者:谓由成就精进力故;勇决而取,坚住而取,猛利而取。...禅林用语。原指冥顽不知变通之人;于禅林中,专用于形容学者冥顽愚痴,执著于迷妄而不自知,终究无法自由自在的应对...【袭师】 p1464 瑜伽八十三卷一页云:言袭师者,谓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同法者,能开悟者,令忆念者。又云:袭师、...(术语)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于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为无见道...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流转门?它的生命的内心世界是: [触]、作意、受、想、思。 触...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当的时间念佛。早上念观世音菩萨,晚上念阿弥陀佛。不知道为...
开元子琦禅师
【五灯会元】
蕲州开元子琦禅师,泉州许氏子。依开元智讷,试经得度。精楞严、圆觉,弃谒翠岩真禅师,问佛法大意。真唾地曰:「这一滴落在甚么处?」师扪膺曰:「学人今日脾疼。」真解颜。辞参积翠,岁余尽得其道。乘间侍翠,商榷古今。﹝榷,原作「确」,据清藏本、续藏本改。﹞适大雪,翠指曰:「斯可以一致苕帚否?」师曰:「不能。然则天霁日出,云物解驳,岂复有哉?知有底人,于一切言句如破竹,虽百节当迎刃而解,讵容声于拟议乎?」一日,翠遣僧逆问:「老和尚三关语如何?」师厉声曰:「你理会久远时事作么?」翠闻益奇之,于是名著丛席。翠殁,四祖演禅师命分座,室中垂语曰:「一人有口,道不得姓字为谁?」后传至东林,总禅师叹曰:「琦首座如铁山万仞,卒难逗他语脉。」未几以开元为禅林,请师为第一世。上堂:「虚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大道在目前,更于何处讨?」以拂子击禅床。上堂:「四面亦无门,十方无壁落。头髼松,耳卓朔,个个男儿大丈夫,何得无绳而自缚?且道透脱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踏破草鞋赤脚走。」僧问:「须弥纳芥子即不问,微尘里转大法轮时如何?」师曰:「一步进一步。」曰:「恁么则朝到西天,暮归唐土。」﹝土,原作「上」,据清藏本、续藏本改。﹞师曰:「作客不如归家。」曰:「久向道风,请师相见。」师曰:「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上篇:祐圣法居禅师 | 下篇:仰山行伟禅师 |
(术语)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耳。四教仪曰: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更有一义,实相者别教之理...
四葬
苏油
堂班
宣说
违他顺自
乌铎迦汉荼城
鸠槃茶
有勇坚猛
刻舟人
袭师
一心真见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以忍来圆满人生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丰子恺:素食以后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