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人名)Dharmarakṣa,又作昙摩罗刹,比丘名。...【阿罗汉相】 p0777 瑜伽八十七卷九页云:又与四种义相应故;当知是名阿罗汉相。一者、自事已究竟,应作他事义...【闻无上】 p1263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梵语 sājghika,巴利语同。即属于僧尼团体之一切物资。又作僧祇物、僧伽物。除个人之私有物三衣一钵外,施予个人之...(寺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三寺,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禅。国清具名景德国清寺。隋文帝开皇...(名数)法相宗所传之六离合释也。...(术语)又曰黑分Kṛṣṇapakṣa,太阴历之下半月也。西域记二曰: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无分别智】 远离主观、客观的相对分别而直观空理的智慧。这种智慧是超越心识的相对分别而显,它的作用是直契绝对...(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干之...由四谛各有四行,则为十六行。法界次第云:次四谛而辩十六行者,还离四谛开为十六行也。但教门既有总别之殊,故谛有...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梁章钜,和张元宰友善,曾经问张元宰:您家中人才辈...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趣。 印顺: 不管是曲折还是平淡,它都已经过去,并不重要,重...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欲跳崖状。 幽谷老人忽然拍掌大笑。 少年莫名其妙回头问道: ...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我应该如何帮助他? 大安法师答: 这时候你要善...
星云大师说: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佛光山在海外的道场都有感人的故事,我来讲荷兰佛光山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叫楼陀,腰里佩戴着利剑,手持弓箭,在路上抢劫过往行人财物,...
长芦宗赜禅师
【五灯会元】
真州长芦宗赜慈觉禅师,洺州孙氏子。僧问:「达磨面壁,此理如何?」师良久,僧礼拜。师曰:「今日被这僧一问,直得口哑。」上堂:「冬去寒食,一百单五。活人路上,死人无数。头钻荆棘林,将谓众生苦。拜扫事如何,骨堆上添土。唯有出家人,不踏无生路。大众且道,向甚么处去?还会么?南天台,北五台。参!」上堂:「新罗别无妙诀,当言不避截舌。但能心口相应,一生受用不彻。且道如何是心口相应底句?」良久曰:「焦砖打著连底冻。参!」问:「六门未息时如何?」师曰:「鼻孔里烧香。」曰:「学人不会。」师曰:「耳朵里打鼓。」问:「如何是无功之功?」师曰:「泥牛不运步,天下没荒田。」曰:「恁么则功不浪施也。」师曰:「虽然广大神通,未免遭他痛棒。」上堂:「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既除,眼在甚么处?若如此者,未出荆棘林中,棒头取证,喝下承当,正在金峰窠里。」上堂:「楼外紫金山色秀,门前甘露水声寒。古槐阴下清风里,试为诸人再指看。」拈拄杖曰:「还见么?」击香卓曰:「还闻么?」靠却拄杖曰:「眼耳若通随处足,水声山色自悠悠。」
上篇:雪窦道荣禅师 | 下篇:慧日智觉禅师 |
一经之体。大乘经以诸法实相为体,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
昙摩罗察
阿罗汉相
闻无上
佛知见
僧物
国清寺
六种释
黑月
无分别智
九净肉
十六行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怎样面对生病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印顺法师: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