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于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为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法华玄义九曰:“灵智寂照名佛知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dhipati-phala。系五果之一。即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生之果。由于系许多“因”法活动之结果,故亦称共果。...指生空、法空。又作我法二空、人法二空、人法二无我。略称二空、二无我。即体达常一主宰之我与诸法之自性皆空。系大...【一弓】 p0001 四肘为一弓。如色之分齐中说。...(729~808)越南灭喜禅派僧。北宁古法人,俗姓阮。原住天德禅众寺,村人敬称师为长老。唐贞元(785~805)年间,在...【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p1095 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谓生彼已;不起加行,不作功用,不由...(名数)佛之说法,有随自意等三语。...(术语)真实之正因也。教行信证三本曰:证大涅槃之真因。...华严宗所立,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行事)集僧一千人,读诵法华经一千部之法会也。...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 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七识者,第七识,梵名末那,译曰意,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义...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啰。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若众生心,开始相信之后的行持,就...
说起蛋白质,第一个在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脑中浮现的会是牛肉和鸡蛋。很多人都会觉得,动物蛋白是刚需。...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鸭,绿珠帘映玉楼人。尘沙莫计声闻辈,海水难量大士伦。博地亦能容入...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从心理到...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早上起来我们选择穿哪一件衣服出门,我们要...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远处把香烧 二劝世人休争强 强人做事强人当 强中更有强中手 哪...
佛知见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物 | 下篇:佛界 |
(术语)四无碍智之一。又曰乐说无碍辩。就心言,名为智。就口言,名为辩。其体一也。新译家谓为辩才无碍解。...
增上果
生法二空
一弓
定空
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三佛语
真因
四法界
法华千部会
三解脱门
七识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人真的需要动物性蛋白吗

何时得与圣贤亲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