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谛各有四行,则为十六行。法界次第云:‘次四谛而辩十六行者,还离四谛开为十六行也。但教门既有总别之殊,故谛有离合之异。欲使修观之者,取理无谬,故须于四谛之下,各以四行分别,则审实之义。意乃逾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为义,修此十六观法,能趣四实之理,故名行也。或时从理得名,即十六谛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物名)帙箦,卷经卷,竹制之帙也。...(杂名)对于般若部等而言。即藏经之分类名,大方广华严经及其别出并支派之经也。...亦名:突入王宫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末利夫人供佛奉信,劝王信乐,听诸比丘入宫无障。迦留陀...(地名)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三峨。周回...(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生杂染】 p0474 瑜伽九卷十页云:云何生杂染?谓由四种相,应知。一、由差别故。二、由艰辛故。三、由不定故。四...子题:应供僧、羯磨僧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佛非僧者,何故爱道施衣,令与僧中,我即在者?’答:‘在 应供...【摩[少/免]舍喃】 大论:此云人。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礼记曰:人者...(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一...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放火,没有做土匪强盗,当然是个好人,怎么会有什么缺...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觉得真正地能够认识了自己。你看有些人,...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别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包括三宝恩、国家恩、父母恩,悲田包括穷...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 母亲生平...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白了就是自杀,是不是这个样子?用人为的药物中断生命,他为什...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兼及禅宗、华严、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净土不立宗而以慧远大...
十六行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道谛(二) | 下篇:苦谛下四行 |
(如来)以药师如来神力守护行者之十二大将也:一,宫毗罗大将。二,伐折罗大将。三,迷企罗大将。四,安底罗大将。...
生变
帙子
华严部
入王宫门戒缘起
峨眉山
三祇百劫
生杂染
佛在应供僧不在羯磨僧
摩[少/免]舍喃
十六心相见道
八戒无师开自受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布施的五大功德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