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因明用语。所别不极成,梵语 aprasiddha-vi?esy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一。所别,指宗支之前陈(主...又名大方等,方是方正的意思,广是广大的意思,是诸大乘经的通名。...梵名 Avguli-mālya,巴利名 Avguli-māla。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鸯崛利摩罗、央掘摩罗。意译指鬘、指髻。原为室罗...【趣生体证】 p1326 成唯识论三卷十八页云: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谓要实有...【细相现行障】 p1034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一页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又作圆堕。谓堕于圆理之弊,如谬解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邪正不二、善恶一如等圆顿教理之义,而破坏戒行,流于放...即朝夕扣师门,以祈请教诲。碧岩录第九十六则(大四八·二一九上):“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一种倚坐造型之佛像。一般为左脚下垂于地,右脚横叠于左膝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右脚踝上;上身稍前倾,曲右肘,右...巴利名 Vinaya-pitaka。系以巴利语记载锡兰分别上座部所传之律藏,属巴利三藏之一。佛陀所制定有关戒律之诸规则,集...【摩罗天宫】 p1336 瑜伽四卷三页云:此卽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苦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佛法告诉我...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相同,亦称菩萨。前之喜舍,以财...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远处把香烧 二劝世人休争强 强人做事强人当 强中更有强中手 哪...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出家人,看到佛教徒,不准吃! 其它的小老虎就问老虎王:为什...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的。事沿皇后郗氏在往生后的数月,有一天...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比如大海飘浮一块木板,此木板中间有一孔,一海龟一百年浮上...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生则全体迷背,虽有若无。佛则彻悟彻证,亲得受用。又复兴大...
明因慧赟禅师
【五灯会元】
平江府明因慧赟禅师,上堂,横按拄杖曰:「若恁么去,直得天无二日,国无二王,释迦老子,饮气吞声。一大藏教,如虫蚀木。设使钻仰不及,正是无孔铁锤。假饶信手拈来,也是残羹馊饭。一时吐却,方有少分相应,更乃堕在空亡,依旧是鬼家活计。要会么?雨后始知山色翠,事难方见丈夫心。」卓拄杖,下座。
上篇:佛足处祥禅师 | 下篇:西台其辩禅师 |
【三种牟尼】 p0178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有三种牟尼,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所...
所别不极成过
大方广
鸯窭利摩罗
趣生体证
细相现行障
圆实堕
晨夕参扣
灭相
半跏思惟像
巴利律藏
摩罗天宫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菩萨行利生之道
十劝世人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