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Pīlusāra,山名。译曰象坚。西域记一曰:比罗婆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昔如来在世,象...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依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载,佛之所说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之三语。佛语法...(书名)五十三卷,明钱唐葛寅撰。集录金陵之大小梵刹及其寺历,制度,史实,诗颂等,细大不漏。...(术语)依法华圆顿之旨而立者。即是纯一之大乘戒坛也。为大乘僧者,必当就之受戒。...指隔夜之食物。依戒律有比丘禁食宿食之戒,称为食残宿戒。十诵律卷四(大二三·二六下):“啖宿食、不受食、不受残...俱舍论卷十三谓,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决定。其中之四种善,即:(一)胜义者,又作真实...为古代书籍形式之一,系将长条书页卷起,呈圆筒状。西方国家在极早时,已有纸草板或兽皮制成之卷子本。我国则因纸之...指欲界之烦恼。即对五欲之妄执。菩萨喜乐正法,称为法爱;对之,凡夫贪爱五欲,称为欲爱。[长阿含经卷十、楞严经卷...(喻)佛说法如云,普荫一切众生,令之清凉自在。...又作叹佛、白佛。禅门疏文及回向之首,以联句或四句偈等赞叹佛德,称为叹佛。又赞叹佛德时所唱之偈文,称为叹佛偈。...(术语)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萨戒,故名遮罪。梵网经下曰: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佛就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把一...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使我不舒服,谁能为我除掉它?石霜庆诸说:心物俱非,除之益患...有人一生劳碌,和人争夺计较造诸恶业,才得来的钱财,都花在一个女人的身上,又得到不好听的名誉。有人诉讼了好几年...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你念念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智慧就...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依资州...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语,更有民众为庆祝春节,祭祀鬼神祖先,准备大鱼大肉做成所谓...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
灭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灭受想定 | 下篇:灭度 |
禅林用语。以电光之瞬时不待,比喻禅林中师家接得学人机用之迅速,不容学人有思虑分别之余地。碧岩录第三十七则垂示...
比罗婆洛
佛语
金陵梵刹志
圆顿戒坛
宿食
四种善
卷子本
欲爱
法云
叹佛
七遮罪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费重利轻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皈依是什么意义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