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叹佛、白佛。禅门疏文及回向之首,以联句或四句偈等赞叹佛德,称为叹佛。又赞叹佛德时所唱之偈文,称为叹佛偈。[无量寿经卷上] p61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亦名:主客相待法 子题:客比丘入寺法、新至比丘以十事与之、僧差食、僧次食、檀越送食、檀越请、别请 行事钞·主客...指生死流转之识。即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迁流之识,亦即生死相续不断流转之识。[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二、法华玄义...置于浴室内部脱衣处之竹竿,所脱除之衣物,如法衣等净衣,则挂于净竿上,其余脏垢之衣则挂于触竿。禅林象器笺器物门...指西方极乐世界。...梵名 Icchānavgala,巴利名同。又作一奢能伽罗村、一车难伽罗村、那楞伽罗村。为位于憍萨罗国(梵 Kosalā)之婆罗...(术语)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之性质而成熟也。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名数)胜论师所立之六句义也。胜论之本师立六句义,其末师立十句义。佛道论衡序曰:天竺盛于六谛,神州重于二篇。...【真实究竟解脱有二种前行法】 p0921 瑜伽八十五卷五页云:复次卽彼解脱,有二种前行法。一者、见前行法,二者...言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即见思惑也。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人名)菩萨名,释无著之摄大乘论于唯识之法门成立别义。【又】(术语)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法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达多学佛之后,不但没有缩小自己的欲心...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答: 信佛和不信佛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在一树下盘腿而坐,静坐思惟,见到一饿鬼,身体犹如燃烧的火柱...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恩孝亲的片子;可是一些无知之徒,仍然丧心病狂的用韩愈的话来...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信奉观音的奶奶有着一颗菩萨心肠,小时候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
叹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欧阳修 | 下篇:叹真 |
(术语)真见道之对。谓真见道之后,起后得有分别之智慧,对于前之无分别智所证之真理,再分别变真如之相分,拟于真...
观音慈林集
比丘主客相待法
世识
浴室净竿
安乐净土
伊车能伽罗村
异熟
六谛
真实究竟解脱有二种前行法
集谛
无性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

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教报恩孝亲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