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庐陵(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刺史。四十八岁时受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任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熙宁四年(1071)罢官,次年逝世,享年六十六。著有本论三篇,极力排斥佛、老思想;且其编[籑-食+糸]新唐书及新五代史时,尽删除有关佛教纪事二百余则。然至晚年,一反而成为佛教信徒。 p61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智通译。又称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清净观世音普贤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观世音菩萨...亦名:上床法 子题:卧法、起床、入众法、却踞、欠、吒、狗群卧 行事钞·主客相待篇:“(一、 卧法 )三千云,欲上...为杂阿含经卷十五所举,以世间之良医,比喻如来善治众生之贪、瞋、痴等业惑病。即:(一)善知病,谓世间之良医善能知...指 (hāj)与 (maj),为不动明王之种子。通常在口诵不动真言之最后方用此二字。例如火界咒、慈救咒中即有此二字...结夏安居的日子完毕了,即七月十五日。...【已生恶不善法】 p0229 法蕴足论三卷一页云:云何已生恶不善法?谓过去现在五盖。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譬喻)色声等六尘之法,能害众生之慧命,故以箭为譬。六度集经五曰:吾以国为怨窟,以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为六剑截吾...【真如无为】 p0919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由清净所缘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净时所缘体相,常如是住故。...声闻乘法,不出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术语)法相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一有此心,虽未行其事,已大损阴骘。实犯者,非仅己...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大师)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论是三十岁,或八十岁,总是活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所以只能...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nā m s duō nn 三藐三菩陀 sā...
欧阳修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乐说无碍辩 | 下篇:叹佛 |
(术语)天台所立六即佛之一。谓依凡圣一如之理而相似之人即佛也。...
观音普贤陀罗尼经
比丘上床法
世医四法喻如来
唅鍐
安居竟
已生恶不善法
六箭
真如无为
四谛
无表思
白衣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