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我见之一,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术语)又作果曼陀罗。金刚界之曼陀罗也。对比金胎,则胎藏界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属于因而配于东方。金刚界,为...(物名)为礼佛而陛之高座。在须弥坛正面,前有可置经卷之经机右磬,左置柄香炉之台。...(术语)一金为显,以智显故。胎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为显,以色显故。金为密,以心隐故。...系禅林中新近被允许挂搭者,为表示对住持之谢意所举行之仪式。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对此仪式有详细记载,并谓(大四八·...(术语)三宝之一。佛者觉之义。能自觉,又使他觉,自他之觉行穷满者名曰佛。是为世之真宝,故称佛宝。佛宝有同体别...【善为伴侣】 p1141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善为伴侣?答:于断生命,若不与取,若欲邪行,若虚诳语,若...亦名:尼师坛制量、尼师坛尺量 子题:更增半[打-丁+桀]、人一[打-丁+桀]手一尺、不割缕净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术语)观念真理而解了也。大乘义章十二曰:始习观解,能伏烦恼。唐僧传(道杰传)曰:两夕专想,观解大明。【又】...(杂语)佛于迹门法华止舍利弗请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西晋译经家。安息国人。生卒年不详。博通诸经,幽鉴无滞,自武帝太康二年(281)至惠帝光熙元年(306),于洛阳译出...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钝愚痴人,耽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法句经)...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年少轻狂,个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13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这个是偏重自受用。 那么佛的心,到底佛有几种心呢?古德解...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要三思一下自己:今天,你做了什么该做的;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总是障碍重重,结果烦烦恼恼,甚至三天一小吵...
国庆顺宗禅师
【五灯会元】
越州东山国庆顺宗禅师,上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拈起拄杖曰:「此个是法,那个是灭底心?若人道得,许你顶门上具眼。其或未然,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辨路高低。参!」
上篇:云居文庆禅师 | 下篇:天圣守道禅师 |
云何有见?几是有见?为何义故观有见耶?谓眼所行境是有见义,余差别如有色说,谓如前说,色自性等乃至示现说名有色...
人我见
西曼陀罗
礼盘
胎金显密
谢挂搭
佛宝
善为伴侣
坐具制量
观解
止止不须说
安法钦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梦参老法师略传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