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为大乘戒之通义。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于制戒立深防与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亦名:比丘尼受戒法、二部僧受戒法、授比丘尼戒法、受比丘尼戒法 子题:请得戒和尚尼法、安受尼戒者所在、差尼教授...凡二十卷。又称善恶业报论。唐代显庆四年(659)道世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对本书之撰者,自古有二说:一说道...【放逸懈怠所摄】 p0797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放逸懈怠所摄?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四种死】 p0402 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又彼彼处受生有情,有四种死:一者由自故死,谓于戏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杂语)译曰不要语。见四阿含暮抄上。...【净初静虑不断烦恼】 p100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三页云:净初静虑、断何系结?答:无。乃至净非想非非想处、断...【十八变】 p0106 瑜伽三十七卷二页云:云何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谓十八变。一者、振动,二者、炽然,三者、流布...【句身】 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用以诠释诸法的差别意义。《百...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术语)佛化也。清异录上曰:玄奘论道释云:道有为宗,舟航化。佛无为宗,虚空化。...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以解决,常纠缠不去,积郁成疾。...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体内的生化作用急剧异常,从而毒化了它们的尸体,进一步毒化食...
狮子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当佛说狮子虫的时候,譬喻的是怎样一种现象?佛经里对此有着清晰的说明。 狮子虫的完...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能够长寿、能够有智慧、能够社会地位豪贵、能够有富财,这是从...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 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海权答: 做为凡夫俗人,有时难免会有过失,能于悔过即是为善...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一个法名,受五戒时又起了一个法名,请问师父,弟子用哪个法名...
云门法球禅师
【五灯会元】
韶州云门法球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大道?」师曰:「当时妄想,至今不绝。」问:「如何是云门剑?」师曰:「长空不匣锋铓色。」曰:「用者又如何?」师曰:「四海唯清日月明。」问:「如何是道?」师曰:「头上脚下。」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一任东西。」问:「如何是随色摩尼珠?」师曰:「色即不无,作么生是珠?」曰:「学人不会,特伸请益。」师曰:「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香风吹萎花。」曰:「见后如何?」师曰:「更雨新好者。」
上篇:保安师密禅师 | 下篇:佛陀远禅师 |
【自然外道】 古代印度的外道之一。此外道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生,系由自然所生者,与无因外道相同。见《成唯识论述...
心戒
尼受戒法
诸经要集
放逸懈怠所摄
四种死
阿跋度路柘那
净初静虑不断烦恼
十八变
句身
断惑
虚空化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僧家之待客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佛经中的「狮子虫」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