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经典与论书等之主要旨趣,与宗、宗趣、宗要、宗体、玄旨、旨归等语之意义相同。佛教一般于解释经论时,多称旨趣为...法界是诸法的理体,而诸佛所证的境界,正是这种诸法的理体,叫做入法界。...(杂语)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谓之法子。观无量寿经曰:法子汝乘大乘,解第一义。...位于四川重庆缙云山。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初名相思寺,明代始改称缙云寺。建筑规模极大,华丽庄严,历代...【极细甚深】 p1197 世亲释二卷八页云: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者:异生觉慧,难了知故;名为极细。阿罗汉等、难...【留寿】 p0944 发智论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苾刍留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别...(一)位于浙江绍兴县南十八公里处云门山之中。又称广孝寺。创建于东晋安帝(397~418 在位)之时。唐代僧智永曾住此...(名数)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为妨害禅定者,故称为八灾患。对于火水风三灾,彼曰外灾,此曰内...即密教所行忏悔礼佛法。有胎藏、金刚等二种法,胎藏界之忏法为九方便,金刚界之忏法为五悔。 胎藏界之九方便,系依...(杂语)为闻说法而集会之听众座场也。又与会场同。...指获得华严宗一乘教之法益。乃相对于三乘教之得“出世益”而称。华严五教章卷一教义摄益条下(大四五·四八○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想兼善天下,实行菩萨道,自利利他;都可以在佛所说的无量法门...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诸圣道。 持不淫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人天...《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打七,弘扬佛法,实为稀有难得的因缘;...
雪窦嗣宗禅师
【五灯会元】
明州雪窦闻庵嗣宗禅师,徽州陈氏子。幼业经圆具,依妙湛慧禅师。诘问次,释然契悟。慧以尘尾拂付之。后谒宏智,蒙印可,其道愈尊。出住普照、善权、翠岩、雪窦。上堂:「人人有个鼻孔,唯有善权无鼻孔。为甚么无?二十年前被人掣落了也。人人有两个眼睛,唯有善权无眼睛。为甚么无?被人木[木*患]子换了也。人人有个髑髅,唯有善权无髑髅。为甚么无?借人作屎杓了也。」遂召大众曰:「鼻孔又无,眼睛又无,髑髅又无。诸人还识善权么?若也不识,是诸人埋没善权。其或未然,更听一颂:‘涧底泥牛金贴面,山头石女著真红。系驴橛上生芝草,不是云霭香炉峰。’」上堂:「翠岩不是不说,只为无个时节。今朝快便难逢,一句为君剖决。露柱本是木头,秤锤只是生铁。诸人若到诸方,莫道山僧饶舌。」僧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曰:「没却你鼻孔。」曰:「出水后如何?」师曰:「穿著你眼睛。」曰:「如何是正法眼?」师曰:「乌豆。」问:「如何是君?」师曰:「磨砻三尺剑,待斩不平人。」曰:「如何是臣?」师曰:「白云闲不彻,流水太忙生。」曰:「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云行雨施,月皎星辉。」问:「如何是正中偏?」师曰:「菱花未照前。」曰:「如何是偏中正」师曰:「团圞无少剩。」曰:「如何是正中来?」师曰:「遍界绝纤埃。」曰:「如何是兼中至?」师曰:「啮镞功前戏。」曰:「如何是兼中到?」师曰:「十道不通耗。」问:「如何是转功就位?」师曰:「撒手无依全体现,扁舟渔父宿芦花。」曰:「如何是转位就功?」师曰:「半夜岭头风月静,一声高树老猿啼。」曰:「如何是功位齐彰?」师曰:「出门不踏来时路,满目飞尘绝点埃。」曰:「如何是功位俱隐?」师曰:「泥牛饮尽澄潭月,石马加鞭不转头。」师终于本山,塔全身寺之西南隅。
上篇:北山法通禅师 | 下篇:善权法智禅师 |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p0049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内正作意,外闻他音,二...
宗旨
入法界
法子
缙云寺
极细甚深
留寿
云门寺
八灾患
密教忏法
会座
出出世益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
哪一宗最好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