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与宗(命题)同一义之品类。略称同品(梵 sapaksa);然同品亦包括“因同品”,惟一般多指宗...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譬喻)佛法之高,譬如山也。涅槃经十九曰:法山欲颓,法船欲沈。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山欲崩颓。...梵语 vastra。又作婆参。意译为衣。或特指上衣、上服。于有部律中,亦以此语为僧衣之称。[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 p1196 瑜伽五十八卷二页云:如先所说烦恼杂染义,当知此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何等...【回向菩提声闻】 p0939 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名数)八灾患之略。...密教特有之美术。密教向以本尊之修法为重点,在造像与绘画方面依据仪轨而有特殊之规定,故应修法之需要,于佛像、法...(饮食)生饭之异名。出众生食之略。自我饭中出他众生食之义也。...(术语)言世之常会者,必有离散之时也。遗教经曰:世皆无常,会必有离。涅槃经二曰: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未生...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为了使皇宫更富丽堂皇、国库有更多的收入,便压榨百姓、课重...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或他令忆。 那么这个自然就是说,...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就是一个罪障生死凡夫,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定位。一个生死凡夫为...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 第一、对...《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 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 然由此书所载事...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
北山法通禅师
【五灯会元】
真州北山法通禅师,上堂:「吞尽三世底,为甚么开口不得?照破四天下底,为甚么开眼不得?作么生得十成通畅去。金针双锁备,叶露隐全该。」僧问:「断言语,绝思惟处,乞师指示。」师曰:「滴水不入石。」
上篇:保宁兴誉禅师 | 下篇:雪窦嗣宗禅师 |
【二十随烦恼与八识俱不俱起分别】 p0049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识中,唯有大八。...
宗同品
入世法
法山
缚萨怛罗
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
回向菩提声闻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八灾
密教美术
出生
会者定离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向阎罗王献财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五戒十善是学佛的第一班车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