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八卷二页云:如先所说烦恼杂染义,当知此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何等为五?一、自性故,二、自性差别故,三、染净差别故,四、迷断差别故,五、对治差别故。如彼卷二页至十七页广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称佛地也。义释十三曰:大智灌顶地者,即是如来第十一地也。由住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顶,乃能作如来事。...凡二卷。唐代道液集。又称关中集解、关中疏、关中钞。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对后秦僧肇之注维摩诘经十卷加以删补...梵语 nyagrodha,巴利语 nigrodha,nigoha。类似榕树之桑科植物。产于印度、锡兰。又称尼拘律树、尼俱类陀树、尼拘陀...【空性差别成立义】 p0791 辩中边论上卷九页云:如是已显空性差别;此成立义,云何应知?颂曰:此若无杂染;一...资持记释云:“律论所制,皆谓避世讥疑,远防欲染故也。”(事钞记卷四○·三四·六)...(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ā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七世纪唐代画家。于阗人(一说吐火罗人)。尉迟为姓,乙僧系相对于其兄“甲僧”之称而言;并相对其父尉迟跋质那“大...(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1420~1506)日本临济宗画僧。备中(冈山县)人。号云谷轩、杨智客。明时,渡海至我国天童山,返日后,居于山口之...(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末清初复兴律宗的巨匠。 未出家时,见月律师曾拜谒两位善知识...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们的心,出笼就是解脱了,不为物累,不会被假相所束缚,这个...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飞禽走兽的聚居之所。其中有一只母象怀胎了,不久之后,生了一...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之前出来。这样讲就简单了。如果你一堕落三恶道,那就非常麻烦...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有详细的论述。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信仰还没有获得。信仰本身就包含着生命...
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
【法相辞典】
【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 p1196
上篇:摄乐 | 下篇:极细甚深 |
(杂语)禅林之语。大事了毕,参禅罢休也。见象器笺十二。...
大智灌顶地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诺瞿陀树
空性差别成立义
僧入尼寺法
心迹
善友
尉迟乙僧
百一病恼
见闻觉知
雪舟等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迷路的穷人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