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即一座之中,学德兼具,堪作座中之上首者;或指一山之指导、住持者。 (二)禅林用语。又称坐主。禅林中,每称从...(名数)悲田与敬田也。加恩田则为三福田。...七世纪之百济僧。生卒年不详。推古天皇十年(602)至日本,居于元兴寺。长于天文、历数、地理、方术之学。当检校僧...亦名:忘成安居法、忘结便成安居法 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忘结便成法。时有比丘来至所住处安居,忘不结,佛言若...(譬喻)佛于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黑峰山】 p1181 西域记十卷十四页云:国西南三百余里,至跋逻末罗耆厘山。(唐言黑峰)岌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876~990)五代僧。又作仪宴。吴兴湖州(浙江)人,俗姓许。父镇守信安时劝其娶妻,师不听,遂游历诸方,参访镜清...(杂名)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佛教经典中常提及鸟类。或谓鸟即佛陀之化身,有宣示佛法之功用,故被视作神圣之物。佛教特有之鸟于印度神话中有迦楼...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是享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的所在,总名为天趣。六趣之一。...即借别教之法门以显明通教之义理。乃天台宗判释经论中名义相违之文时所用之方法。如经论之文中,载有“界内三乘行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什么?靠念佛。如果不看书,不听...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灰心丧志、退缩;只要...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也是来普陀山的必到之处,就是磐陀石。 磐陀石安坐在...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少欲是说不作那些非分之想,...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空性差别成立义
【法相辞典】
【空性差别成立义】 p0791 辩中边论上卷九页云:如是已显空性差别;此成立义,云何应知?颂曰:此若无杂染;一切应自脱。此若无清净;功用应无果。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容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既尔;颂曰: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论曰:云何非染、非不染?以心性本净故。云何非净、非不净?由客尘所染故。是名成立空差别义。
上篇:空无相无愿差别 | 下篇:空无相无愿各有二种 |
【四种业】 p0402 瑜伽九十卷一页云:有四种业: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黑白异熟业,四、不黑不...
座主
悲敬二田
观勒
安居忘成法
四枯四荣
黑峰山
仪晏
有漏世界
鸟
天
名别义通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