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首座、第一座。即僧堂内座位之元首。[敕修百丈清规卷五谢挂搭条] p4101...(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即置于观音像前,用以占卜吉凶之竹签。依释门正统卷三所载,有一百签与一百三十签二种。一百签系源自天竺寺之观音院...亦名:安居忘不受日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遇缘出界,忘不受日,经宿,破夏不?’答:‘诸部无文。五百问云...(譬喻)双林树之四枯也。...【寻伺寂静】 p1178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诸...梵语 kalpa sūtra。原指密部本经所说诸佛、菩萨、天部等,于秘密坛场之密印、供养、三昧耶、曼荼罗、念诵等一切仪...(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之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三载,薄拘罗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再娶。薄拘...(人名)唐明洲奉化县释契此,蹙额皤腹。言语无恒,随处而睡,常以杖荷布囊,见物则乞,分少许入袋,号长汀子布袋师...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后,到鹿野苑去说四谛法度五比丘,那时释尊是佛宝,四谛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这叫化相三宝。...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编者按: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死亡人数都史无前例的战争浩劫,带给全人类心灵深处永不能...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名叫孙翰的人,在病死一日一夜后居然又复...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赏析] 贪是学道的根...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念佛时...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一念心性之中,所以不必求生距此十万亿佛土之遥的净...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当危处值奔轮。 琼林玉树堪留意,绿鬓红颜正健身。 劝尔后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三界内...
空无相无愿差别
【法相辞典】
【空无相无愿差别】 p0791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若无差别、总名空无相无愿者: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三摩地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者;此唯出世,应知。
上篇:空性差别二种 | 下篇:空性差别成立义 |
【四种障】 p0402 瑜伽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一、怯弱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怯弱障者,谓于出离及...
座元
悲无量心
观音签
安居忘不受日开制
四枯
寻伺寂静
仪轨
有漏三界
鱼腹儿
契此
化相三宝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素食使死亡率下降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夫人学道莫贪求

【推荐】如何修阴德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