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为日本十三宗之一。全称融通大念佛宗。略称大念佛宗。宗祖为圣应大师良忍。良忍于永久五年(1117),倡十界一念、自...【念遍觉支】 p0804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一、念遍觉支。谓由世间道,得备善力,见道现前。由先修习世间念遍觉支...(杂名)譬母之赤精为吐,比父之白精为泪,止观七曰:吐泪赤白,二渧和合,托识其中。同辅行曰:吐泪等者,大论云:...于禅林中,特指大悟。又作彻地、彻底大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天台德韶章(大五一·四一○上):“诸上坐经尘沙劫不...(Satipirita)为斯里兰卡(锡兰)佛教徒日常之最大法会。该法会连续举行七天,主要在祈求丰收等,故亦称七天祈福法...又称卢梅慧戒。西藏前藏地方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前往西康,从公巴饶萨(藏 Dgons-pa-rab-gsal)受戒学...(人名)Jivaka,旧云耆婆,新云时缚迦。西域记九曰:时缚迦大医,旧云耆婆,讹也。...1、禅宗衣钵相传共有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2、指惠能大师,...亦名:草覆地释名 行宗记释云:“法药如草,久诤如泥,从喻为名。注中,两众各一上座,先令彼众伏地,上座白忏,此...(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一)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佛教中常说的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原文】 经言靴裘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有人说,我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药师偈明明说...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生西方?佛法法门无量, 无论大, 小, 权, 实, 一切法门, 均须精...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
福严审承禅师
【五灯会元】
南岳福岩审承禅师,侍立大阳次,阳曰:「有一人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周匝火围,若亲近得此人,大敞廛开;若亲近不得时,中以何为据?」师曰:「六根不具,七识不全。」阳曰:「你教伊出来,我要见伊。」师曰:「适来别无左右,只对和尚。」阳曰:「官不容针。」师便礼拜。﹝师后至华严隆和尚处,举前话。隆曰:「冷如毛粟,细如冰雪。」﹞李相公特上山,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指庭前柏树。公如是三问,师如是三答。公欣然,乃有颂曰:「出没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上篇:兴阳清剖禅师 | 下篇:罗浮显如禅师 |
(术语)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
融通念佛宗
念遍觉支
吐泪
彻底
萨帝毕利多法会
鲁梅楚臣喜饶
时缚迦
六祖
如草布地释名
毕力迦
随喜功德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求生净土者,亦需发菩提心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