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涅槃经中说为半字教,满字教,智度论判为声闻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经本上论之。四阿含经为小乘。其余诸经为大乘。以八宗配之。则俱舍成实为小乘。律宗以上为大乘。若依诸家之教判。则天台之三藏经,华严之愚法小乘教,法相之初时有教,天台之通教以上,华严之始教以上,法相之第二时空教以上。皆为大乘。问曰四阿含经中。有六度万行之菩萨乘。俱舍成实之宗中亦有释迦佛有弥勒菩萨。何声闻缘觉之为二乘耶?答曰:以小乘为本位而论之。则本有三乘。然自大乘上论之。则彼小教中说佛菩萨之大乘法。实非对菩萨之机而说菩萨之法。为使二乘信能化之佛。而说佛之自行即菩萨之大法而已。推其意。惟在度二乘。故其所说之佛果。亦无异于二乘之所证,惟与彼等同断见思二惑而脱离三界之生死,依析空观仅证但空偏真之理而已。所不同者。在依长劫之修行,断不染污无知,而自在度一切众生。八十而住世之缘尽,则与彼等同归无余涅槃,而法界中减一有情也。此小乘中所说之大乘佛果也。假说如是浅近之佛果。毕竟为度彼等二乘。故抑就所化之人,总为此二乘(即小乘)也。例如天台之通教,华严之始教。为欲化菩萨兼不愚法回心之二乘,虽说声缘之二乘。其本意为欲度菩萨。且使彼二乘向大。故总称之曰大乘。问曰:小乘教中。虽有菩萨乘。而为二乘之菩萨乘。则从二乘而为小乘教。大乘教中虽有二乘。而为菩萨乘之二乘。则从菩萨而为大乘教。然则大小乘之别。止就所化之人而差别。于教义上,无有深浅。何也?答曰:于教义大有深浅,例如瑜伽杂集论等,说声闻等之教行住果及断惑之分齐。与婆沙俱舍等不同,是也。又天台以观法判之。凡大乘有独菩萨法。有通三乘法。通三乘法,即天台之通教。独菩萨法,即天台之别圆二教。此中独菩萨法。以中道为观法。通三乘法。以空理为观法。观此空理,有析空与体空之二。分析诸法而悟空理为析空。知诸法如梦如幻,而体不坏悟其空理,为体空。以此析体二空为大小之区别。小乘之声缘菩均为析空。大乘之声缘菩均为体空。由是可知教义之深浅也。止观三曰:“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心色。(中略)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灭体法止观,大人所行,故名大乘。中论明即空者,由摩诃衍。摩诃衍即大也。衍中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者。元此是菩萨法。大能兼小,傍狭声闻。譬如朱雀门,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防群小由之出入。虽通小人,终是天门。今摩诃衍亦如是。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乘,终为大。例如三藏析法,虽有佛菩萨,终是小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乌瑟腻沙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梵语 dīpa,巴利语同。略称灯。指于佛前供养或室内照明时所用之灯火。据四分律卷五十及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载,僧房...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楞严经卷二] p4161...(杂名)稽古略二曰:师之弟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加昙影、慧严、慧观、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又作河临六字法。谓于河中修观音之六字法。依瞿醯经补阙品(大一八·七七二中):“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涂,于...【四事观察补特伽罗】 p0464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十一页云:卽此经中,作如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安置于山门楼上之十六罗汉或五百罗汉像,以祈护持山门,令法久住。 p948...(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微小罪】 p1250 瑜伽二十二卷五页云: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名微小罪。于诸学处,现行毁犯;说...(名数)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据菩萨善戒经卷五载,忍,安忍之义,即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修下列五种想,以安忍众生加于其身之种种恶事,即:(...八大人觉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王先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个性比较严肃保守,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每天忙完公事,回家吃...【问】:有一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尼众能不能行般舟三昧? 【答】:不论是谁都可以。修行不分比丘跟比丘尼,僧众...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答:万物都是无常的,一切有因有果,亲人去世了,也许...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红尘。人世间为什么叫做红尘呢?唐朝的首都在...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国师。这次这个皇帝召见这个国师的时候...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切众生也都能成佛。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是毗卢遮那;佛跟众...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师答:...
我们诸位道友出家,先没有学习到佛法,还不知道发愿,也不知道回向。等你出家落发的时候,第一个发愿,落完发了开始...
大小二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乘成佛 | 下篇:三一二乘 |
为密教修法中,用以表示五佛智之五瓶香水。修法时,于大坛中央及四隅分别安置五个宝瓶,瓶中香水象征五佛之智水,行...
肉髻
灯明
浮尘
四圣十哲
六字河临法
四事观察补特伽罗
山门罗汉
大集经贤护分
微小罪
四种我
修忍五想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教观纲宗
美好的掌声
梦参老和尚:般舟三昧的问答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享清福最难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平等、无求、无贪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