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十一页云:即此经中,作如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处非处。二者、智论。三者、分别。四者、道迹。若于此四,善安住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问:如是四事,有何差别?答: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是处非处。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智及尔焰。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世俗胜义。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趣苦,集行,及趣苦灭行。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是处。耳等为缘,生眼识;乃至眼等为缘,生意识;非处。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十智差别。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了义经,及不了义经。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四种行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有理无理。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圣者正论。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假设言论。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他言句义前中后别;而辄酬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能如实立所立宗。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能堪受他所问难。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善了知诡诳真实。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成办增上觉慧。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说。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了知他以量为先,有所诘难。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了知他前后次第相应言论。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满足所求胜事。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善了知现非现量。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先所闻,坚执不舍;不欲观察前后德失。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他正说,心怀犹豫。如不能决是饼是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了知现比至教为先问难。胁尊者言: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所知境,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能知智,不善了知。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邪正教,不善了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邪正行,不善了知。尊者僧伽筏苏说曰;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多界经中所说处非处义,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杂染清净,不善了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趣色灭行,乃至趣识灭行,不善了知。与上相违,名善安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言唯有内心,心外无境也。楞伽经唯识论曰: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秘藏宝钥上曰:幻影观心,唯识遮境。...【诸圣神通不能变化四事】 p1362 瑜伽九十八卷七页云: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1592~1659)明末曹洞宗僧。福建浦城人,俗姓张。号觉浪,别号杖人。十九岁,从瑞岩出家,参寿昌寺之无明慧经,为...(术语)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界名)实相无障碍土之略。...【有为法多非无为法】 p0557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十三页云:问:有为法多耶?无为法多耶?答:有为法多,非无为...【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 p0785 成唯识论三卷一页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指世人于世俗上之邪智聪利。为八难之一。即世人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受出世之正法,而为入信佛道之障难。亦谓富于...【无覆无记】 p1065 世亲释三卷二十三页云:无覆无记者:此中无染,说名无覆。卽无染无记,名无覆无记。非如色界生...(术语)谓灵鹫山释迦如来说法华经之会坐。...子题:未来僧、真谛僧、俗谛僧、第一义僧、声闻学无学功德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为归俗谛僧,为归第一义谛...(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是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神话人物。作为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庭里的和谐,内心里虽然波涛汹涌,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地完...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在积集求生净土的资粮? 净界法师答: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大家应该用平常心来面对每一次考试,不要把考考考变成了烤烤...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决心要厌离娑婆,一心求往生,要求法师和居士们为她助念...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壮却贫困潦倒。 富人羡慕穷人的健康,穷人梦想富人的财富,两...
四事观察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四事观察补特伽罗】 p0464
上篇:四缘建立补特伽罗 | 下篇:四相广辩所略序事 |
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与宗(命题)相异之品类。又作异品(梵 vipaksa)。乃论式中之异喻(即由反面来说明之例证...
唯识无境
诸圣神通不能变化四事
道盛
不动解脱
实报土
有为法多非无为法
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
世智辩聪
无覆无记
灵山会上
归依僧即归依第一义谛僧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