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p0802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应知此中,初修业者,于四他胜,虽有事重过失;而无猛利...(地名)河名。译曰有金河。佛涅槃于此河边。...指整夜不眠而坐禅。日本禅林于接心会时,常从黄昏至翌晨终夜坐禅不眠。于十月五日达磨忌、十二月七日成道会之前夜、...萨他泥湿伐罗,梵名 Sthāne?vara。中印度古王国。位于秣菟罗国东北。即今恒河支流朱木纳河(Jumna)上游所灌溉之平...又作鲁祖面壁。鲁祖,指唐代池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宝云平日接引学人之作风颇为特殊,若有前来问法者,宝云皆面壁不...(饮食)四药中属于时药之浆类也。...又名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六法。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为界。...亦名:草覆地缘起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七,如草布地)佛在舍卫国,比丘共诤,经年难灭,以事白佛。听彼...(杂语)贯通练习也。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辟籍。...(杂名)又曰五天竺。以印度区画东西南北中之五处。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百般痛苦,耳不聪,眼不明,四肢无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容易着魔,非常容易中邪。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 当以都摄六...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分的虔诚,姿势规范的磕头、顶礼佛像,可惜他们的心不虔诚,也...
兴阳清剖禅师
【五灯会元】
郢州兴阳清剖禅师,在大阳作园头,种瓜次,阳问:「甜瓜何时得熟?」师曰:「即今熟烂了也。」曰:「拣甜底摘来。」师曰:「与甚么人吃?」曰:「不入园者。」师曰:「未审不入园者还吃也无?」曰:「汝还识伊么?」师曰:「虽然不识,不得不与。」阳笑而去。住后,上堂:「西来大道,理绝百非。句里投机,全垂妙旨。不已而已,有屈祖宗。岂况忉忉,有何所益?虽然如是,事无一向。且于唱教门中,通一线道,大家商量。」僧问:「娑竭出海乾坤震,觌面相呈事若何?」师曰:「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曰:「忽遇出头时又作么生?」师曰:「似鹘提鸠君不信,髑髅前验始知真。」曰:「恁么则叉手当胸,退身三步也。」师曰:「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遭点额回。」问:「从上诸圣向甚么处去?」师曰:「月照千江静,孤灯海底明。」郑金部问:「和尚甚么时开堂?」师曰:「不历僧祇数,日月未生前。」师卧疾次,大阳问:「是身如泡幻,泡幻中成办。若无个泡幻,大事无由办。若要大事办,识取个泡幻。作么生?」师曰:「犹是这边事。」阳曰:「那边事作么生?」师曰:「匝地红轮秀,海底不栽花。」阳笑曰:「乃尔惺惺邪?」师唱曰:「将谓我忘却。」竟尔趋寂。
上篇:投子义青禅师 | 下篇:福严审承禅师 |
(术语)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于阿含经说时,得二乘之极果,而中间缘于大乘诸经,其机调熟,终至法华,回其小心而...
融通妄想
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㕧刺拏伐底
彻夜坐禅
萨他泥湿伐罗国
鲁祖家风
时浆
六界
如草布地缘起
贯炼
五印度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以忍来圆满人生

丰子恺:素食以后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