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强结毒鼓之缘,以歼灭其恶。又作强毒。即对于不信佛法者强说教理,令其听闻;或指闻谤佛法时,反而以此为结佛缘之机...【苦应遍知】 p0844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二页云:复次为令永断生死道路,故佛唯说应遍知苦。谓有身见、是六十二...(杂语)谓小乘比丘,犯淫盗杀妄四重禁之随一者。以无忏悔救济之法故也,故称之为断头罪。止观曰:若犯重者佛法死人...(术语)真言教之异名也,曼荼罗一译真言,故谓真言教曰曼荼罗教或曼荼罗藏。见秘藏记本。...梵语 bahu-jana, 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缮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经名)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之略名。一卷,失译。说六菩萨之名与叹佛偈。...(一)听闻教法之意。 (二)为“制教”之对称。道宣律师依律藏而立制、听二教之说,谓佛依理所制之法,称为制教;随缘...(菩萨)金轮佛顶之一。胎藏界释迦院五佛顶尊之一。...小乘既求脱离世间而得解脱,故有对治世间系缚,获得解脱之法。广说甚繁,兹略标义,详参见下章。...(术语)称能精通佛法为人之师者,又谓行法之师也。法华经序品曰:常修梵行,皆为法师。法华文句曰:法者轨则也,师...(名数)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般人学佛的目的,常见...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 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答: 当然,心是无形无相的,没办法送。它意思是说,我们...
修行和做事业有些类似,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很多。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想去创业,去观察市场,看某个成功人...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网上就开始到处传假冒的梦老的头骨舍利。很多同修不加...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过,以致不能持久。譬如挑担,只有八十斤的力量,不可勉强挑一...
广德智端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广德山智端禅师,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著衣吃饭。」曰:「见后如何?」师曰:「著衣吃饭。」问:「如何是广德山?」师曰:「当阳花易发,背阴雪难消。」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上篇:青峰义诚禅师 | 下篇:石门筠首座 |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
强毒
苦应遍知
佛法死人
曼荼罗教
众生
六菩萨名经
听教
最胜佛顶
对治
法师
九品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再怎么聪明,也抵不过业力

舍利不是试金石
人生一百种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