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prāpti。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一切法造作成就而不失,称为得;反之,一切法不能成就,称为非得...【苦智所缘】 p0844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苦智何所缘?谓缘五取蕴。何故苦智缘五取蕴?答:苦智知五取蕴非常苦...(流派)自在王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梵语 sattva-loka。由五蕴和合而成之众生,依正报呈现不同分界;即指从佛界乃至地狱之十界有情。为三世间之一。以一...(名数)新译云六触。与六识相应而生,触之心所也。玄应音义三曰:六栽经中亦名触,案触能长养心心数法,栽能长养枝...听闻说法之大众。依法华文句卷二下载,佛陀之说法会上,听众可分为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结缘众等四种。关于听法...三解脱者,解脱自在之义。门者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也。一曰空,二曰无相,三曰无作。 一、...(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术语)又曰九品净刹,九品安养,九品莲台。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又名生身菩萨,即此父母所生之身已是菩萨。...【七种粗重】 p0055 瑜伽十四卷二十三页云:又诸有情,有七种麁重,遍摄一切烦恼品麁重。谓劣界贪瞋品麁重,中...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智慧、一个条件是要有慈悲的心、另外一个条件是要...
一个女人的福报走向,从服装就可以看出来。夏天到了,尤其是女性,穿的少,这其实是破财之相。在易经中,女人是阴,...问: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宏海法师答: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可以从...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 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心无所住,乐的时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时候,心...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
石门筠首座
【五灯会元】
筠首座者,太原人也。自至石门逾三十年,丛林慕之。有僧请吃茶次,问:「如何是首座为人一著子?」师曰:「适来犹记得。」曰:「即今又如何?」师曰:「好生点茶来!」一日荷锄入园,僧问:「三身中那一身去作务?」师拄锄而立。僧曰:「莫便当也无?」师携锄便行。
上篇:广德智端禅师 | 下篇:谷隐契崇禅师 |
(仪式)三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忏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
得
苦智所缘
曼荼罗外道
众生世间
六栽
听众
三解脱门
五种法师
九品净土
肉身菩萨
七种粗重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从衣服看女人福报的走向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苦乐勿忘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