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指密教修法之护摩坛、正觉坛等。“大坛”之对称。一般而言,两部大曼荼罗之供养坛称为大坛;相对于此,灌顶时之正觉...【诸行爱味】 p1347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此中观察诸行为缘,生乐生喜;是名于彼爱味。又此爱味,极为狭小。如是...【五种学处】 p0262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圆教的法身佛,即毗卢舍那佛。...子题:会座、教迹、布萨羯磨、木叉会坐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引二律以示)十诵云,佛未听布萨羯磨说木叉会...【嫉结】 p1245 杂集论六卷十七页云:嫉结者: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妒。嫉结所系故;爱重利养,不尊敬法。...(经名)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拏Sudā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拏或作须达,苏达拏。...(杂语)俗语。训为否或否耶。语录多用之。...【五识有寻伺】 p0271 俱舍论二卷五页云:五识有寻有伺。由与寻伺,恒共相应;以行相麁,外门转故。...匮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有及资生具恒起追求无有厌足,常为贫乏众苦所恼故,故名匮,以贪瞋癡能...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轮回的内容。这就是狂心顿歇,歇...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身...俗话说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人却不这样认为,盲人点灯,自己虽然看不到,却能点亮周围,让其他好眼睛的人能看到,盲人...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
梓州龙泉和尚
【五灯会元】
梓州龙泉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不在阇黎分上。」问:「学人欲跳万丈洪崖时如何?」师曰:「扑杀。」
上篇:药山忠彦禅师 | 下篇:护国知远禅师 |
【乌仗那国】 p0945 西域记三卷一页云:从鸟铎迦汉荼城北、逾山涉川,行六百余里,至乌仗那国。乌仗那国、周五...
善恭敬经
第二坛
诸行爱味
五种学处
圆佛
说戒布萨缘起
嫉结
太子须大拏经
么
五识有寻伺
匮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息心贞信之士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