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即断离空、有二边,住于真空观。此系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所立四安乐行之一。以修此四行能趣涅槃,身静...【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p028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有漏?几无漏?答:相、通二种。一、唯有漏。...【取支】 十二因缘的第九支,取以爱为缘而生起。少年年岁渐长,贪欲增长,由爱而取,周遍驰求,执著不舍。《涅槃经...【不如理谢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地界】 四大中地大的别名,地大以坚实为性,通一切物的坚实部分,故称地界。是为造作一切物质的四元素之一。...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分,令人远离毗尼,不读不诵,而毁訾,堕。十诵,何用说为,令人疑恼热恼不乐。若说随经律...禅林用语。详称为“见色明心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谓彻见自己本具之心性,即藉五官中眼之机缘而透见本性;闻声悟道...(譬喻)台宗所谈,莲华三喻之一。以华譬权法,以莲譬实法。如华开则莲现,开权法则实法必现。以喻于法华之迹门,开...【闻无上】 p1263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天台宗之观心法门“十不二门”之第三。修治造作之功,称为修;本有不改之体,称为性。性德即众生刹那之一念,本来自...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骨?用蕅益大师的原话来讲就是,我们的道心不被情欲牵,不被熟...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不断地揣摩着别人的想法,照顾着别人的情绪。 于是乎,我们习...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好,这个玄门我们给出的...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人群却大幅度减少。现代社会步入...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一讲) 我们从...
含珠审哲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含珠山审哲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深深处?」师曰:「寸钉才入木,九牛拽不出。」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门前神树子。」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贫儿抱子渡,恩爱竞随流。」问僧:「有亦不是,无亦不是,不有不无亦不是。汝本来名个甚么?」曰:「学人已具名了。」师曰:「具名即不无,毕竟名个甚么?」曰:「只这莫便是否?」师曰:「且喜没交涉。」曰:「如何即是?」师曰:「亲切处更请一问?」曰:「学人道不得,请和尚道。」师曰:「别日来与汝道。」曰:「即今为甚么不道?」师曰:「觅个领话人不可得。」又问僧:「张王李赵不是汝本来姓,汝本来姓个甚么?」曰:「与和尚同姓。」师曰:「同姓即且从汝,本来姓个甚么?」曰:「待汉水逆流,却向和尚道。」师曰:「即今为甚么不道?」曰:「汉水逆流也未?」师休去。问:「随缘认得时如何?」师曰:「是甚么?」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曰:「别安排,又争得。」曰:「不安排时如何?」师曰:「无位真人。」问:「如何是真经?」师曰:「阿弥陀。」
上篇:报慈藏屿禅师 | 下篇:西川存禅师 |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
毕竟空行
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取支
不如理谢戒
地界
毁毗尼戒犯相
见色闻声
华开莲现
闻无上
正法依
修性不二门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不服气的修行者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诸法无自性,一切皆无永恒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