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悕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鬥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方外,世外之义,或指僧道等。士子俗人与沙门交游往来,乃世俗以外之友,称方外友。禅林中,在家之士大夫为新任住持...Putidamo 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亲胜】 梵名 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物名)印度之风,与敌战而破之,则立胜幡。故道场降魔亦立胜幡,表其胜利。维摩经佛道品曰:胜幡建道场。注曰:外...(杂语)邪曲之法义使世人迷惑之法也。...(术语)具曰息世讥嫌戒。谓止世人忌嫌之戒律。其事性质上为恶,谓之性重戒。其事之性质,虽不敢为恶,而世人之见,...(名数)Prajapti,三假也。...亦名:不大揣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大揣,令口不受。居士讥言,不知厌足,如猪...指堕于饿鬼趣之业因。可分为通、别等二因。通因,即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等恶业以外之其余杂业,如欲得名闻,...(图像)图绘枯骨使坐禅者观之。即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禅法、禅杖、禅鞠、禅镇...坐禅的十种行法,即 一、令观处明净; 二、遍起看诸根; 三、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 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上,到外边去了。庙里的阿罗汉一看,这个老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大安法师答: 生和死,你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对立。...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随缘,不过分追求。你到那里,那里人干什么事你就和他一样干...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得越来越炽烈,每一只鹿都感受到内心那种干渴的焦灼如火焰般在...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是滋养色身的,要做五观想。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穿衣不要当衣...
不如理谢戒
【法相辞典】
【不如理谢戒】 p0330
上篇:不共声闻戒 | 下篇:不为助伴戒 |
(术语)五种乐之一。于初禅天远离欲界爱染之烦恼,而生禅定之喜乐也。...
方外友
菩提达摩(Bodhidharma ?~536)
亲胜
胜幡
曲法门
讥嫌戒
三波罗聂提
大揣食戒缘起
饿鬼因
骨人
坐禅十种行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一声南无佛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渴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