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异类)夜叉王名。最胜王经四天王品云:彼献佛以陀罗尼,名宝贤陀罗尼经。...“安稳业”之对称。指不善业。此业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称。俱舍论卷十五(大二九·八○下):“不安稳业名为不善,...(术语)问答而分别诸法也。涅槃经三十六曰: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宋楞伽经一曰: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杂语)喻人欲也。梁简文帝文:慧雨微垂,即灭身火。...【无漏界】 p1049 瑜伽五十二卷十七页云:若出世间诸法生已;卽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转依,与阿赖耶...禅林用语。又作寸铁入木。一寸长之钉一旦打入木中,则任何人皆无法拔起;故禅林每用以比喻学人之道念坚固,非任何外...【伺察分别】 p0709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伺察分别者: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职位)禅林之语。劝化麻之僧也。...(一)梵语 aniyata。又作不定法、二不定(梵 dvāv-aniyatau)。为比丘受持具足戒之部分。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无自性】 指一切有为法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证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规驻守益州(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并派遣将军尉迟迥去...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为了使皇宫更富丽堂皇、国库有更多的收入,便压榨百姓、课重...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南山,松涛成林,画桥临溪。在春...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的特点都要靠自力:持戒得禅定,开智慧破烦恼贼,见惑、思惑一...
洞山瑞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洞山瑞禅师,僧问:「道有又无时如何?」师曰:「龙头蛇尾,腰间一剑。」问:「如何是无生曲?」师曰:「未问已前。」
上篇:正勤蕴禅师 | 下篇:京兆三相和尚 |
(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
宝贤大将
不安稳业
论议
身火
无漏界
寸钉入木
伺察分别
麻头
不定
无自性
方便有余土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背诵《华严经》口放光明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向阎罗王献财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