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五处为苾刍等所不应行】 p0289 瑜伽十六卷二十三页云:于五处远离者:谓所行无犯。略有五处,诸苾刍等、非所应行...【于下乘般涅槃障】 p0750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页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歌罗,梵语 kalā,巴利语同。乃极微数量之名称。或指月亮直径的十六分之一。又作哥罗分、伽罗分、迦罗分。意译为竖...(界名)指须弥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是也。...(物名)梵语。袈裟环也。清异录曰:天福三年,赐僧法城跋遮那。...(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譬喻)挽臼石之牛也,彼磨牛只劳身形,以喻比丘之徒,身虽行道,而心无行道者。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沙门行道,无...宋代僧。眉州(四川)人,俗姓吕。号慧目。生卒年不详。少习儒学,博究经典。年二十二,校书于村落,偶阅禅册,似有...【厌】 p1274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何等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五种故思造业】 p0274 杂集论七卷十三页云:如经言:故思造业。云何名为故思造业?略有五种。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心平气和,谦敬祥和...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诀,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举...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
五峰遇禅师
【五灯会元】
瑞州五峰遇禅师,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一堆泥土。」问:「如何是不拨不触底人?」师曰:「闭目藏三寸,翻眉盖眼睛。」
上篇:灵泉归仁禅师 | 下篇:疏山证禅师 |
亦名:妄语戒人重余轻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妄语论趣,人重余轻者?’答:‘(一、约招利解)凡欲显招名利...
体性
五处为苾刍等所不应行
于下乘般涅槃障
歌罗分
一四天下
跋遮那
波那娑
磨牛
蕴能
厌
五种故思造业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解深密经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