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而论内外境之不二。外境,指众生、诸佛及依报;内境,指自...黑色袈裟。佛制规定袈裟禁用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而许以似青、似黑、木兰等三不正色。故僧人不得穿着纯黑色...(一)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与“菩提道”同义。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植物)木名。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若欲祈雨。取乌图末罗木。经注曰:三藏云:其木似栀子。...指八瓣莲花。胎藏界曼荼罗中央区之画,称为中台八叶院。以大日如来为中心,在其周围四方、八方之莲瓣,各置四佛四菩...【二种退】 p0022 瑜伽五十一卷十九页云:问如世尊言:我说阿罗汉苾刍,于四种增上心法现法安乐住中,随一而退...(术语)高弟也。佛本行集经九曰:彼众中有一上足弟子名云。传灯录六祖章曰:师上足令韬。...(术语)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谓之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玄义六上曰: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术语)又曰别解脱律仪。三种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义林章三末曰:...(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五处应正遍知】 p0280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印光大师校印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犯的毛病,一辈子也没有纠正过来,所以终其一生不能成就。在所...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人间生老病死苦, 叭 能消除畜生役使苦, 咪 能消除饿鬼饥渴苦...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个城市,一只德国牧羊犬上演了火海救子的一幕,这只狗妈妈冲进着火的房子里来回多次,连救5只幼...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市一个乡村的佛教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后,...
云居山昌禅师
【五灯会元】
南康军云居昌禅师,僧问:「相逢不相识时如何?」师曰:「既相逢为甚么不相识?」问:「红炉猛焰时如何?」师曰:「里头是甚么?」问:「不受商量时如何?」师曰:「来作甚么?」曰:「来亦不商量。」师曰:「空来何益?」问:「方丈前容身时如何?」师曰:「汝身大小?」
上篇:南岳南台和尚 | 下篇:晋州大梵和尚 |
有广狭二义,广义之偈,包括十二部教中之伽陀(梵 gāthā)与祇夜(梵 geya),两者均为偈颂之体,然两者之意义互...
内外不二门
黑袈裟
觉道
乌图末罗
八叶莲华
二种退
上足
感应
别解脱戒
斋戒
五处应正遍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六字明功德颂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推荐】荷花与泥土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狗妈妈火海救子

大悲咒修法简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