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亦名:律藏无经前六事、戒学无六成就 子题:经前六事 戒本疏·摄教分齐:“今此戒学。是后轮(忆念)收。何以知之?...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艹/干]喻经、大...子题:应自卑下如拭尘巾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众中杂事。入众堂法,先须户外豫安静心。律云,应以五法:一、以慈...指大乘加行位之菩萨。日本则称世亲为加行大士。(参阅“加行位”1570) p1570...【所取】 p0733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 二解 杂集论三卷十...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之方法。“提持”之对称。如实呈现原貌之意,转指师家接化学人时,所用之“放行”手法。即师家...(动物)鸟名。法苑珠林曰:迦真邻陀之鸟生于海中,抱触之,身心猗适,胜过六欲。...【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 p0850 大毗婆沙论六十二卷六页云:契经中说:有阿罗汉、名乔底迦。是时爱心解脱。彼...梵名 Vedārtha-sajgraha。印度吠檀多派哲学家罗摩拏遮(梵 Rāmānuja, 1017~1137)撰,旨在阐述奥义书精义。内容...(术语)菩萨在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修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乃成佛。俱舍论十八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1541~1615)明代律僧。古林派之祖。江苏溧水人,俗姓杨。字古心。早年丧父,由母抚育成长。嘉靖三十一年(1552)...净土十疑论...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白了就是自杀,是不是这个样子?用人为的药物中断生命,他为什...
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这一夜,烟火光彩耀眼,鞭炮声震耳欲聋...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刚开始...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问: 末学是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学习国学,做个国学老师,这样做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没有...
幽栖道幽禅师
【五灯会元】
台州幽栖道幽禅师,镜清问:「如何是少父?」师曰:「无标的。」曰:「无标的以为少父邪?」师曰:「有甚么过?」曰:「只如少父作么生?」师曰:「道者是甚么心行?」问:「如何是佛?」师曰:「汝不信是众生。」曰:「学人大信。」师曰:「若作胜解,即受群邪。」问:「如何是道?」师曰:「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解驱云里信。」师一日斋时,入堂白槌曰:「白大众。」众举头,师曰:「且吃饭。」师将示灭,僧问:「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师曰:「迢然!迢然!」言讫坐亡。
上篇:京兆蚬子和尚 | 下篇:越州干峰和尚 |
(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
律藏无发起证信二序
了本生死经
入众堂法
加行大士
所取
平展
迦真邻陀
持刀自害之退法阿罗汉
吠陀圣典纲要
三祇百劫
如馨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效医鞭伤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一碗清汤素面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