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子题:海有八奇特法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日本真言宗之教判。以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称为九显一密。(参阅“十住心”431) p162...亦名:突入王宫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末利夫人供佛奉信,劝王信乐,听诸比丘入宫无障。迦留陀...梵语 kā?a。又作加私、迦奢、迦尸。药物名。译作光。玄应音义卷三:“加尸,亦作迦尸。此译云光,言有光泽也。”同...【所作】 p07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所作?谓八种所作。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凡十卷。清代赵之璧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平山堂位于江苏江都蜀冈,唐代鉴真和尚壮年游学回扬州,居住于...【持种依】 p084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为行者祈求往生净土所结之手印。其印相乃二手作莲华合掌之印,置于胸前。据观自在菩萨怛多唎随心陀罗尼经载,结此...(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即真实不虚之言说。指如实之语、如法之语等。金刚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p237...谓佛道非理想主义,亦非观念论,乃真实而活生生,为人人日常生活所奉行。学道用心集(大八二·四下):“所谓向道者...(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诈阴险的人,只是一念的善念恶念的差别。古人说:世人孰无过,...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浮躁,心识散乱,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怎么样修定呢?最简单,最...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骨?用蕅益大师的原话来讲就是,我们的道心不被情欲牵,不被熟...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得孤僻?我要与这杀盗淫妄的世间一起过日子,觉得没...一、念佛, 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 二、念法, 念如来所说之...
北院通禅师
【五灯会元】
益州北院通禅师,初参夹山,问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山曰:「是。」师乃掀倒禅床,叉手而立。山起来打一拄杖,师便下去。﹝法眼云:「是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须待他打一棒了去,意在甚么处?」﹞次参洞山,山上堂曰:「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师出众曰:「须知有一人不合伴。」山曰:「犹是第二见。」师便掀倒禅床。山曰:「老兄作么生?」师曰:「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后辞洞山拟入岭,山曰:「善为!飞猿岭峻好看!」师良久,山召:「通阇黎师。」应诺。山曰:「何不入岭去?」师因有省,更不入岭。住后,上堂:「诸上座有甚么事,出来论量取。若上上根机,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须铲削门头户底,教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须省事,直须无心去。学得千般万般,只成知解,与衲僧门下有甚么交涉?」僧问:「直须无心学时如何?」师曰:「不管系。」问:「如何是佛?」师曰:「峭壁本无苔,洒墨图斑驳。」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曰:「得者失。」曰:「不得者如何?」师曰:「还我珠来。」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无点污,」问:「转不得时如何?」师曰:「功不到。」问:「如何是大富贵底人?」师曰:「如轮王宝藏。」曰:「如何是赤穷底人?」师曰:「如酒店腰带。」问:「水洒不著时如何?」师曰:「干剥剥地。」问:「一槌便成时如何?」师曰:「不是偶然。」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壁上尽枯松,游蜂竞采蕊。」灭后谥证真禅师。
上篇:九峰普满禅师 | 下篇:洞山道全禅师 |
(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
律海
九显一密
入王宫门戒缘起
加尸
所作
平山堂图志
持种依
求生净土印
三重都坛
如语
佛道人人脚跟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焦芽败种

闻地藏名见地藏像,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