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指九种佛体,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别,故佛体分为九种。[观无量寿佛经] (二)日僧觉运之观心念佛一书谓,阿弥陀之...亦名:突入王宫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有奏白,被请唤;若命梵难缘,并开。”(含注戒本卷中·...指真言(咒)上下所增加之语句。随修法之种类,所加之句各有不同。例如修息灾法时,所诵之真言,最初加“唵”(oj)...【所行】 p0733 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云何名所行?答:谓三摩地境界。若过此境:定不能知。如入初静虑,不能...禅林用语。指无上下之差别而平等交际,或指道德、资历、年龄等与我齐等者。即指同辈。禅苑清规卷五(卍续一一一·四...【持瑜伽力】 p0849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持瑜伽力?谓二因缘,能令获得持瑜伽力。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为法华经所说之火宅喻故事。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火宅中之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藉以比喻众生厌离生死,而愿求...(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1602~?)明末曹洞宗僧。陕西泾阳人,俗姓任。号方融。十六岁登五台山谒续灯堂之大材禅师,受沙弥戒,法名如玺。...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术语)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于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为无见道...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大学4年,整整16年,父母用汗水、泪...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回向这种意义呢,对我们每位道友很重要,一天你都可以回向。 ...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 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慧,比如:病从口中入,寒从脚下生。饥不暴食,渴不狂饮。饭吃...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
洞山道全禅师
【五灯会元】
洞山道全禅师,问先洞山:「如何是出离之要?」山曰:「阇黎足下烟生。」师当下契悟,更不他游。云居进语曰:「终不孤负和尚足下烟生。」山曰:「步步玄者,即是功到。」暨洞山圆寂,众请踵迹住持。僧问:「佛入王宫,岂不是大圣再来?」师曰:「护明不下生。」曰:「争柰六年苦行何?」师曰:「幻人呈幻事。」曰:「非幻者如何?」师曰:「王宫觅不得。」问:「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时如何?」师曰:「度尽无遗影,还他越涅槃。」问:「极目千里,是甚么风范?」师曰:「是阇黎风范。」曰:「未审和尚风范如何?」师曰:「不布婆娑眼。」
上篇:北院通禅师 | 下篇:京兆蚬子和尚 |
子题:八十诵律 行宗记释云:“所引诸经明说,并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须引决。初通二经。涅...
九体阿弥陀
入王宫门戒开缘
加句
所行
平交
持瑜伽力
求车
三重曼陀罗
如玺
佛道之争
一心真见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父母悦,即为孝
希望幻灭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六因、四缘、五果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