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行事钞·导俗化方篇:“若入外道众,不得形訾云,邪见无惭愧,说其过恶。应誉实事云,汝等能出家,解系缚,舍于俗服...凡三十卷(或二十卷)。尊者法救(梵 Dharmatrāta)造,姚秦竺佛念译。书成于东晋永和六年至义熙十三年(350~417...【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p0732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何故受用身,非卽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举行布萨法之日。依经律所说,有每月二日、三日、六日等诸说,所定日期亦互有出入。至后世大多每半月举行一回,即每...(人名)Kālodayin,比丘名。亦名乌陀夷。译曰起时,黑曜,黑光。婆罗门种。悉达太子在宫时之师,出家为比丘,六群...【苦谛共相】 p0845 集论四卷三页云:云何苦谛共相?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如彼卷三页至六页广释。...即于禅林中,每日斋粥之时,于佛殿诵三遍无量寿咒,以祝祷帝王之安康及国家之隆盛。[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每日祝赞] ...(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物名)Khakkhara,锡杖之梵名。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吃弃罗,即是鸣声之义。...为四镜之一。谓心体离念,远离一切心、境、界之相,而毕竟清净无垢;犹如镜面之空净,不现任何外物。用以譬喻本觉(...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而习于为然。或是错误自己还不知道。譬如自古人们以为,太阳绕...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的修学很杂乱,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没什么太多章法...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天夜晚,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要我们至诚恳切的心,从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因为这个智慧是...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无法解脱。比如今日世界战事纷迭,洋人都有毁灭力什强的原...
释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于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福州,圆寂于二〇〇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世寿一百一十六岁...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是小声念佛了,也很轻,但几个小时念下来,感觉很伤气。 我想...
白水本仁禅师
【五灯会元】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因设先洞山忌斋,僧问:「供养先师,先师还来也无?」师曰:「更下一分供养著。」上堂:「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问:「如何是声不是声?」师曰:「唤作色得么?」曰:「如何是色不是色?」师曰:「唤作声得么?」僧作礼。师曰:「且道为汝说,答汝话,若向这里会,得有个入处。」上堂:「眼里著沙不得,耳里著水不得。」僧问:「如何是眼里著沙不得?」师曰:「应真无比。」曰:「如何是耳里著水不得?」师曰:「白净无垢。」问:「文殊与普贤,万法悉同源。文殊普贤即不问,如何是同源底法?」师曰:「却问取文殊普贤。」曰:「如何是文殊普贤?」师曰:「一钓便上。」师谓镜清曰:「时寒道者清。」曰:「不敢。」师曰:「还有卧单也无?」曰:「设有,亦无展底工夫。」师曰:「直饶道者滴水冰生,亦不干他事。」曰:「滴水冰生,事不相涉。」师曰:「是。」曰:「此人意作么生?」师曰:「此人不落意。」曰:「不落意,此人[渐/耳]!」师曰:「高山顶上,无可与道者啖啄。」长生然和尚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还见庭前杉樧树否?」曰:「恁么则和尚今日,因学人致得是非。」师曰:「多口座主。」然去后,师方知是雪峰禅客。乃曰:「盗法之人,终不成器。」﹝然住后,众缘不备,果符师记。因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唱?」然云:「不可为阇黎一人,荒却长生山也。」玄沙闻云:「然师兄佛法即大行,受记之缘亦就。﹞僧问:「如何是不迁义?」师曰:「落花随流水,明月上孤岑。」师将顺世,焚香白众曰:「香烟绝处,是吾涅槃时也。」言讫跏趺而坐,息随烟灭。
上篇:青林师虔禅师 | 下篇:白马遁儒禅师 |
资持记释云:“宅,居也。佛门广大,包纳清澄,喻之如海。僧禀佛化,即居其中;如犯重禁,名为边罪,谓漂出佛海边外...
九识义
入外道众法
出曜经
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布萨日
迦留陀夷
苦谛共相
每日祝赞
三品听法
吃弃罗
如实空镜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划水作记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生命只是一团泥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我与妙智老和尚的奇妙佛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