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Khakkhara,锡杖之梵名。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吃弃罗,即是鸣声之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指刀贱、衣贱、色贱。为对治贪着之心,僧侣缝制袈裟时,(一)需用普通之布割裁,称为刀贱。(二)故意以针缝刺成粗恶...(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安华屣边也。梵Ararī。...修梵行之心,称为梵心。梵行,清净之行为,即道俗二众修习四梵行或禅定,以离欲清净,故得生于色界、无色界。[观察...【生杂染】 p0474 瑜伽九卷十页云:云何生杂染?谓由四种相,应知。一、由差别故。二、由艰辛故。三、由不定故。四...信者信受,一切佛法,起原于信。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信为入佛法之首要...(术语)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为...密教五大明王配置之位置。即中央不动明王,东方降三世明王,南方军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北方金刚夜叉明王。但...凡二卷。鸠摩罗什等译于姚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又称禅法要解经、禅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术语)十种见之一。与慢同。大藏法数曰: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书名)二十卷。宋释普济撰。其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勖天圣广灯录,释维白建中靖国续灯录,释道明联...即从根本无明中,生起更为粗显之种种烦恼。又作枝末不觉。乃“根本无明”之对称。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三(大四四·三○...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毗尼日用切要...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门。念佛可横超三界苦海,往生西方极乐...
【原文】 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且他示现的每一个身都在娑婆世界跟我们广结法缘,那么这个缘跟...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
吃弃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吃素 | 下篇:喻 |
(人名)须菩提之翻名。四教仪集注上曰:须菩提,翻空生,解空第一。...
三贱
阿罗梨
梵心
生杂染
信分(二)
无二亦无三
五大尊配置
禅法要解
慢见
五灯会元
枝末无明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念佛之现实利益

极乐国虚空舍宅之因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参禅破宗门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