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箭】 p1342 瑜伽八卷六页云:不静相故,远所随故;说名为箭。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彼能令不寂静故;说...(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楞严经五曰:我本因...(613~687)梵名 Divākara。意译日照。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年出家,居于摩诃菩提寺、那兰陀寺。风...(杂名)各宗之开祖云高祖。...禅林用语。指嗣续法统。又作传法、嗣续。释尊传法予摩诃迦叶时,曾嘱付(大五一·二○五中):“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指拥护念佛行者之菩萨。十往生经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术语)梵语,摩诃僧伽Mahāsaṁgha,译为大众。多众也,众有三人四人之异义。智度论曰:大众者,除佛余一切贤圣。...【如来有二种甚希奇法】 p0582 瑜伽八十八卷十二页云:复次诸佛如来、略有二种甚希奇法。谓未信者、令信;已信...一山住持或尊宿迁化时,其葬仪次第有九,称为九佛事,依序为:入龛佛事、移龛佛事、锁龛佛事、挂真佛事、对真小参、...【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p0218 瑜伽九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三食为因,能令三种内苦生起。一者、界不平等所生病苦。...亦名:空愿无行无戒可违 行宗记释云:“结意中,初标示律意,即指戒文也。准知发体则有戒可违,不发则无法可犯。”...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需要种福,却也最容易被忽略。 根据报导,台湾人最常生气的对...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净土一法确实难说,难说...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一、戒穿缺。 那么第一个这个法师的戒有过失,不过当然这个...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一、孝道的意义 何谓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是必然、或必经之道。合言之: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人的往事 有一次,他在旅途中,遇见一位卖皮货的商人,正赶着...
大阳如汉禅师
【五灯会元】
郢州大阳如汉禅师,僧问:「如何是敲磕底句?」师曰:「槛外竹摇风,惊起幽人睡。」曰:「观音门大启也。」师曰:「师子咬人。」乃曰:「闻声悟道,失却观音眼睛。见色明心,昧了文殊巴鼻。一出一入,半开半合。泥牛昨夜游沧海,直至如今不见回。咄!」
上篇:福严保宗禅师 | 下篇:净因道臻禅师 |
Baliyuxi Dazangjing 南传上座部所传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自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后,于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的...
箭
因地
地婆诃罗
高祖
嗣法
二十五菩萨
大众
如来有二种甚希奇法
九佛事
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愿行感戒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文珠法师《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