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影像作意修】 p1341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三、影像作意修。谓或思惟有分别毗钵舍那品三摩地所行本境界法同分影像,...(术语)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说,是曰果分不可说。然此不可说之果分,得于因人之机缘略说一分,...即大地震动之义。据般泥洹经举出地动之三种因缘,称为地动三因。即:(一)大风起时,水扰地动。此乃地依水,水依风,...(术语)以名佛所入之三昧,如上高峰十方而无高低,以住此三昧,观十界众生一相一昧故也。见大日经疏。...宋代法眼宗僧。生卒年、身世均不详。参谒大梅居煦,得嗣其法。后出住于婺州(浙江)智者寺。[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二十...受持五戒的人,时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其身。...(物名)龙斗而生之香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人中有香名大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兴大光网云,覆甘露味,周七日...【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p0582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不以非法及不凶险,追求财...指行者修禅定时,令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者,共有九种心,即:(一)安住心,即能将心安住于某对象。(二)摄住心,即当心...【三身功德有别无别】 p0218 佛地经论七卷十七页云:如是三身,为有各别诸功德不?如来法身,清净真如转依为相。真...亦名:受随 济缘记·释受戒篇:“愿行,即是受随异名。”(业疏记卷一五·四三·二)...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佛说疗痔病经...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的身心、家庭、工作、事业,到所处的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是掉举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沉、掉举的相貌,掉举的出现,你...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
福严保宗禅师
【五灯会元】
南岳福严保宗禅师,上堂:「世尊周行七步,举足全乖。目顾四方,触途成滞。金襕授去,殃及儿孙。玉偈传来,挂人唇吻。风幡悟性,未离色尘。钵水投针,全成管见。祖师九年面壁,不见纤毫。卢公六代传衣,图他小利。江西一喝,不解慎初。德峤全施,未知护末。南山鳖鼻,谩指踪由。北院枯松,徒彰风彩。云门顾鉴,落二落三。临济全提,错七错八。若说君臣五位,直如纸马过江。更推宾主交参,恰似泥人澡洗。独超象外,且非捉兔之鹰。混迹尘中,未是咬猪之狗。何异趒坑堕堑,正是避溺投罝。如斯之解,正在常途。出格道人,如何话会?岂不见陶潜俗子尚自睹事见机。而今祖室子孙,不可皮下无血。」喝一喝。
上篇:洞山子圆禅师 | 下篇:大阳如汉禅师 |
Balisanzang zhushu 佛教上座部律、经、论疏释的总称。原系古僧伽罗文,包括《大疏》等古代僧伽罗沙门的著述共...
影像作意修
因分可说
地动
高峰观三昧
嗣如
二十五神
大象藏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九住心
三身功德有别无别
愿行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圣严法师《打从内心祝福自己、祝福别人》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念佛的两大障碍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文珠法师《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