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以名佛所入之三昧,如上高峰十方而无高低,以住此三昧,观十界众生一相一昧故也。见大日经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诸经之说法不同者,应其机而与以利益之善巧方便也。法华玄义一曰:余经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术语)意得满足而悦乐也。药师经曰:精进能调意乐。玄奘译之摄大乘论中,明六种之意乐。又唯识论九、明七最胜中,...【于此差别】 p0747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六种死】 p0295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复次有六种死。谓过去死、现在死、不调伏死、调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术语)三千之威仪,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867)临济宗之祖。唐代曹州(河南)南华人,俗姓邢。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受具足戒后,便慕禅宗,初到江西参...能说佛法之五种人。(一)指:(一)佛,(二)佛弟子,(三)仙人,(四)诸天,(五)化人。出于大智度论卷二。然善导之观经玄...凡二卷。隋代智顗(538~597)说,灌顶(561~632)记。又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五因令于涅槃速住不退】 p0289 瑜伽二十卷十八页云:复有五因,二十种相之所摄受;令于爱尽寂灭涅槃速疾多住;心...经纶中说,佛世时在印度总共有九十六种的外道。华严经说:令一切众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术语)台家指法华经以前曰尔前,净家指观无量寿经以前曰化前。依善导观经疏化前序之语而立。...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切众生也都能成佛。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是毗卢遮那;佛跟众...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两句话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开始就讲这个...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些朋友聊到念佛的事,说起念佛感应,人们往往觉得难以置信。我...昔日,琉璃王攻伐舍卫国,毁灭释迦族,并挑选了五百名端正庄严、才貌过人的释女,带回本国。 当时夫人及婇女们来到...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宜丰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
高峰观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高峰 | 下篇:高祖 |
【三性为二智所行】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
当机益物
意乐
于此差别
六种死
八万威仪
临济义玄
五种说人
菩萨戒义疏
五因令于涅槃速住不退
九十六种外道
化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平等、无求、无贪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三条会「直立」的鱼
五百释女报佛恩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